返回第367章 有些耳熟(第1/2页)  回到老家当主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平江市的桃源村,桃源村的气候,条件非常优越,整个村子被山林环绕,可以说是天然氧。桃源村的猕猴桃,全都是天然野生的,富含维生素c,是非常好的美容养颜的水果。”平江市的领导率先登台,介绍桃源村的情况。

    桃源村的猕猴桃,非常有名,刘小光也品尝过,酸甜可口!

    “被山林环绕?这地理条件怎么运输?要是去投资还得自己修路,这笔买卖,傻子才回去做!”刘小光身旁的企业家,小声嘀咕道。

    这些企业家都是人精,对领导话里的潜台词,理解的非常透彻。

    “可不是,这些领导就是把咱们当傻子,别的不说,如果他这地方真有开发价值,早就开发了,还轮得到咱们?”

    “你俩小声点,注意点影响!”

    有人提醒这两个窃窃私语的企业家。

    平江市的领导介绍完之后,锦山市领导登台。

    “咱们锦山市,早晚温差大,葡萄那是特别甜,这一点在座的诸位都清楚。尤其是锦山市的平顶村,那葡萄甜度非常高,是咱们国内的知名水果,以前啊,那都是贡品。咱们平定村的地理条件优越,日照强烈,早晚温差大,跟国外的很多有名的酒庄,都在同一个维度上。”

    这话引起了刘小光的注意。

    知酒客在国外购买酒庄受挫,那他何不就近自己建一个葡萄酒厂。

    刘小光是中级酿酒大师,酿酒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在华夏国建厂,成本肯定比在国外承包酒庄低。又能帮助当地乡亲们致富,实在是一举两得。

    等到锦山市的领导讲完之后,刘小光就凑了过去。

    两个人聊了几句,刘小光知道这领导的名字叫于鹏程。

    “领导,你们平顶村的葡萄产量每年能有多少吨?”刘小光跟于鹏程打听平顶村的情况。

    见刘小光对平顶村的葡萄感兴趣,于鹏程非常高兴。

    于鹏程听过刘小光的名字,知道这人很有些本事。在江北省有很多产业,尤其是老龙湖白酒,更是江北省的知名品牌。

    所以于鹏程非常热情。

    “刘总是,坐坐!”

    刘小光在于鹏程身边坐下。

    “是这样的,平顶村的葡萄产量,每年差不多是两千吨左右,但这不是极限,因为销量不好,很多农户都改种其他作物,如果全部种上葡萄,产量至少能达到一万吨。”

    刘小光点头。

    葡萄这东西,不方便运输和储存。

    平定村的葡萄产量太大,根本没办法全都运出去,农户只能白白遭受损失,大家自然就不愿意多种。

    但是刘小光是想要酿酒,只要在平顶村建厂,这些问题都不算问题。

    “这样,领导,我能跟你去平顶村看看吗?”刘小光对平定村很感兴趣。

    “可以啊,我来安排,带刘总去我们平顶村看看!”于鹏程笑容满面,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大的收获。

    会议结束,刘小光就跟着于鹏程去了平顶村。

    一路上,于鹏程给刘小光介绍平定村的情况。

    来到平顶村之后,刘小光就知道,为什么平顶村的葡萄卖不出去了。

    跟哈华夏过的很多乡村一样,平顶村的周围都是泥土路。

    而且平顶村的道路崎岖,根本没有平整的道路。

    运输是很大的问题。

    因为是跟于鹏程一起来考察,所以平顶村的村长早早等在村口。带着刘小光在平顶村走了一圈。

    村长名叫黄栋。

    是个年轻人。

    长得身材壮硕,皮肤黝黑,看上去是个实在人。

    “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