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七零年代好后妈30(二更~)(第1/3页)  快穿之女配她超会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年转瞬即逝,90年代的春风吹向祖国大地,陆萱棠也从一个刚入小学的女娃娃成长为即将迈入大学学府的成年人。</p>

    为了庆祝她的18岁生日以及考入京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家人在酒楼摆了宴席邀请同学老师和亲友们参加。</p>

    陆萱棠打扮得像个小公主,在哥哥的陪伴下款款走来,她扬起矜持的微笑接受着大家的恭贺与赞美,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寻找母亲的身影,她今天有空来吗?</p>

    想起母亲,陆萱棠刚飘起来的骄傲心态瞬间归位,她这么点小成绩根本不足以引起母亲的重视吧,毕竟她可是计算科学领域鼎鼎大名的穆教授啊!</p>

    穆瑟,她的继母,于十年前考入水木大学数学系,大一开始就被老教授选中跟进项目组,大二时期受邀参与国防大学的巨型机研制,并与此后多次加入计算机研究开发项目。</p>

    毕业后她一边深造一边赚钱,并提出将水木大学的计算机研发组以股份公司形式独立出来,利用民间资金入股不仅能减轻国家研发费用的负担,还可以保护研发经费的合理分配和管理。</p>

    如此大胆的提议一度让穆瑟站在风口浪尖上被批判、谩骂!</p>

    彼时各大实验室的研发经费都很紧缺,管理部门不得不再三审核,审批时间长、审批程序多、审批金额小,要一笔经费比登天还难,但尽管如此,也没几个实验室敢说自己研发的产品一定能成功、成功了就一定可以转化为民用且回本赚钱。</p>

    穆瑟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签下军令状,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出成果,这才使得后世闻名全球的“水木东方集团”迈出了第一步。</p>

    此后五年间,穆瑟几乎倾注了全部家当和心血在研发计算机CPU领域,这是一个当时非常冷门的领域,其核心技术完全由M国公司垄断,在彩电都尚未普及的华夏,这个领域在民间无人问津。</p>

    是以在项目初期,所谓的“引进民间资本”增加研发经费,几乎全部来自于穆瑟赚外快得来的资金。</p>

    外人看她把赚来的天文数字眼都不眨地砸进科研这个无底洞,都觉得她脑子坏了!</p>

    很长一段时间,穆瑟把投资收益几万几万地扔出去,自己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偶尔靠丈夫‘救济’过活。</p>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夏天,穆瑟团队终于研制出属于华夏自己的计算机架构,有了自己的电脑芯片!</p>

    有了芯片,穆瑟开始构建华夏计算科技的生态环境——不仅要打破M国公司垄断CPU技术的局面,让广大软件开发者兼容他们的新架构,还要迅速抢占芯片制造生产链,扩大“华芯”的影响力。</p>

    这些都将是此后十年乃至几十年需要去做的事情,仅穆瑟团队当下取得的累累硕果便堪称奇迹!</p>

    一夕之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包括陆母在内的绝大部分民众都看不太懂,只知道穆瑟团队很厉害,给华夏争光了,于是也跟着夸赞。</p>

    陆萱棠是亲眼见证了母亲这些年的艰辛,她压力非常大,很多个晚上难以入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