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因祸得福(第1/3页)  大宋教书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先生,既然已经到我王庙村,就不能不受王庙村的约束,私自教授肯定是不对的,你说呢?”</p>

    王保长义正辞严地说道。</p>

    “王保长说得在理,小子的确不应该私自教授,只因一时兴起,以至于欲罢不能。”</p>

    “说得好,那小先生今后有何打算?”</p>

    “志在果腹,但凭保长差遣。”</p>

    “既然如此,老夫倒有一言,王庙村蒙馆老先生一去不归,小先生不如入驻蒙馆,名正言顺教授如何?”</p>

    “小子求之不得。”</p>

    “小先生可有功名在身?”</p>

    “一身所学皆为师傅所传,没有功名。”</p>

    “可惜了,没有功名,小先生的学问深浅不明,似乎不太妥当。”</p>

    钟粟也知道,当时蒙馆先生好多都是童生,而且以屡试不中的老童生居多。</p>

    王保长看到钟粟不足二十的样子,实在放心不下,一时难以决定。</p>

    “王伯父,先生上次在登封集写了一首诗,一位大叔一出手就拿出一百文买走了,先生的学问好着呢。”</p>

    小雷子也着急了,插嘴说道。</p>

    “原来上次登封集上大显身手的就是小先生你,买走字的人据说是李家岔的,这个我倒是听说了。”</p>

    一个族人说道。</p>

    “小先生,你说说当时那个人什么样?”王保长问道。</p>

    “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出手阔绰,但好像不认识字,不像个读书人,但说是要一首梅花诗,是给他夫人的。”</p>

    “此人必定是李员外无疑,他做事随心所欲。小先生,他是故意骗你的,李员外不但识字,还是个老童生,真正不识字的是他的夫人。”</p>

    王保长已经确定了的身份,也掂量清楚了钟粟的实力。能让李员外欣赏的诗,应该没什么问题。</p>

    “也罢,小先生就暂时屈居王庙村蒙馆吧,另外蒙馆也有一些学田,怎么种植随你安排。”王保长不再犹豫,果断作出决定。</p>

    “多谢王保长厚爱,小子一定尽展平生所学。”钟粟知道,一旦进入蒙馆,自己就算是王庙村的人了,而且还是人上之人。</p>

    “山野荒村,也没那么多讲究,只要让我王庙村黄口孺子开蒙,一切都好说。小先生这就搬到蒙馆吧,这里实在过于简陋了一些。”</p>

    王保长说完,就要离去,破庙又进来一个人,一脸焦急。</p>

    “保长,令弟寄来一份书信,好像跟王老太公有关。”来人说完,便拿出一个竹筒。</p>

    竹筒开口处用油纸进行了处理,显然是为了防水,打开之后,里面是一页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