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三章 敢爱敢恨(第1/3页)  大宋教书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长为何发笑?”苏东坡不解地问道。</p>

    “真是凑巧之极,梅夫子前些日子读到了东坡居士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之后赞不绝口。”</p>

    不闻道长饶有兴致地说道。</p>

    “那是我在嘉祐寺松风亭游玩时,见梅花怒放于野草荆棘之中,忽有所感,便写下了这首诗,没成想被梅夫子所喜,倒是意外之极。”</p>

    苏东坡也感到很意外,这首诗虽然是惠州所写,却于黄州也有很大的关系,梅花怒放于野草荆棘之中这一景象,他在黄州时也看到一次,到了惠州二次看见,立刻感到感慨万千。</p>

    “罗浮山人既然人称‘梅夫子’,想必除了因为姓梅的关系,对梅花不会也情有独钟吧?”</p>

    “钟先生果然是通达之人,还真说中了,梅夫子的确对梅花十分喜爱,读到东坡居士的诗,所以才非常欣赏。”</p>

    钟粟其实并不知道,这只是他的一个大胆猜测。</p>

    “那梅夫子可是在元妙观中?”</p>

    “梅夫子是长居观中,只是前些日子出去云游,不过据老大估计,这几日便要回来。”</p>

    不闻道长的回答虽然不太肯定,但钟粟觉得,只要他人还在,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p>

    “这倒无妨,我们也不算太着急,等等便是。”</p>

    “两位找梅夫子可是有什么事情吗?”</p>

    苏东坡便将他们计划办罗浮书院的事情告诉了不闻道长,当然也直言这次来找梅蟠,就是想让他来罗浮书院。</p>

    三个人聊了一会儿,天色已经晚了,苏东坡和钟粟便暂时在元妙观中挂单。</p>

    现在反正好办了,梅蟠的具体情况已经搞清楚了,反正他迟早要回来,只要回来,让不闻道长给他们捎个信,他们两人再次相邀就可以了。</p>

    第二天,钟粟和苏东坡便回去了。</p>

    正好离开的这今天,在孙大匠的带领下,第一批铜工艺品已经成功出炉。</p>

    这次只有二十多对镇尺,上面的诗词佳句,都是苏东坡临走之前精心挑选过的。</p>

    除了苏东坡本人的,还有不少惠州当地大儒的。</p>

    其中自然还有赣州古城福寿沟水利工程的设计者刘彝的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

    刘彝是福建人,两省接壤,所以他的名气在惠州依然很是响亮。</p>

    看着排列得整整齐齐,放射着灿灿金光的铜镇尺,苏东坡和钟粟感觉满满的成就感。</p>

    “好东西啊,这分量用来压纸再好不过。”苏东坡拿起一条试了试,脸上带着惊喜。</p>

    “苏老兄,咱们改天去拜访梅夫子的时候,倒是可以带上这样一对镇尺,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