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七章 入学考试答辩(第1/3页)  大宋教书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汴京大学入学考试的题目是确定的,这就意味着,如果胸无点墨,照样可以提前花钱直接带着答案入场。</p>

    一开始王元道这些人非常担心,他身为国子监多年的老司业,自然明白科场中那些层出不穷的手段。</p>

    何况这次考试直接就是开卷,万一所有的考生都表现优异,那又该怎么办?</p>

    但随着钟粟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后,王元道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p>

    他明白了,钟粟可没有那么糊涂,他是有后招的。</p>

    按理来说,这样的考试明显存在偏颇,但钟粟倒是没想着一定要通过这个就能确定什么。</p>

    后世的面试让他印象深刻,临场反应这种能力其实也非常重要。</p>

    作为汴京大学的学生,不能光会做文章,还应该能说会道。</p>

    考生们的答题果然速度惊人,不管是有没有真才实学,准备同样都很充分。</p>

    可等到学子们志得意满,准备离场回家等待结果的时候,钟粟却宣布了一项规定。</p>

    “各位,笔试分为两个模块,第二模块还得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负责。”</p>

    闻道台后的广场上,钟粟宣布了这个决定。</p>

    此言一出,众人集体石化。</p>

    这汴京大学到底玩什么幺蛾子,还要第二模块?</p>

    为什么不早说,好像也能数得过去,考试的内容都公布了,人家只是对形式做了花样翻新,这也不算耍流氓。</p>

    沉默了很短的时间,考生们开始小声地议论。</p>

    到了这个时候,是骡子是马显然已经开始逐渐暴露。</p>

    当钟粟宣布休息半个时辰,用些茶点之后便要进行第二模块的答辩环节时,其中的少数人已经难以承受强大的压力。</p>

    文章本来就不是自己写的,为了进入万众瞩目皇帝亲临过的汴京大学学习,这才费尽心力强行背会了。</p>

    可一纸关于答辩的要求出现后,这些人显然慌神了。</p>

    考生要当场陈述一番所写文章的内容,考官还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即兴提问,考生得当场作答。</p>

    这样的做法,让不少滥竽充数的考生顿时觉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p>

    我他妈背会这篇破文章都已经不容易了,还要说出其中的道道,还不如杀了我了事。</p>

    谁知道章楶当时是怎么筑城的,可我的文章里面偏偏写到了这个,还说得好像自己亲眼见过一样。</p>

    谁又知道那些契丹人连个姓都整不清楚,不是姓萧便是姓耶律,把其他姓氏灭了好玩吗?</p>

    谁又知道西州回鹘、甘州回鹘、黄头回纥是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