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四十章 调粮(第1/3页)  大宋教书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种师道的战绩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胜利是一个方面。</p>

    更让人激动的是,兰州府方圆的百姓,因为一场胜利对兰州府信心大增,才会出现聚拢的趋势。</p>

    看似只是一场简单的胜利,其实不少人都明白的是,钟粟提出的生产建设兵团建设是卓有成效的。</p>

    既然如此,这次和之前的天子之兵偷偷打胜仗是不一样的,必须要叙功嘉奖,并且要通令三军。</p>

    延福宫中,对种师道军的嘉奖很快便实锤了,紧接着,对兰州府的援助开始了讨论。</p>

    “诸位说说,这兰州府远在千里之遥,此次居然出现了我大宋子民涌入的奇事,该当如何?”</p>

    赵佶这次直接表明了态度,都打胜仗了,只是提出支援一下,这个根本算不上什么要求,实在是合理至极。</p>

    “其实种都监在奏报中也提出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就近调拨粮食,钟卿家,你有什么看法,说说。”</p>

    说是就近调拨,但这就近也有很多,到底从哪里调拨,也是个问题。</p>

    这次的胜仗,赵佶心里有数,没有钟粟的推荐之功,真的很难说。</p>

    所以他在肯定要支援的同时,直接征询钟粟的意见,显然不是和大家商量,大有一言而决的意思在内。</p>

    曾布和章惇当然听明白了,作为一国之君,他这么做一点儿也不过分。</p>

    种师道是和他们没有什么私交,但兰州一战,规模不算大,但却开了个好头。</p>

    往后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所以如果朝廷没有什么表示的话,的确有些说不过去。</p>

    实际上,钟粟对大宋的粮食储备情况,真不是很了解。</p>

    按照气候环境和后世的情况推断,江南一带自然是产粮区,西北一带那就不好说了,恐怕能够自给自足都已经不错了。</p>

    但赵佶既然发问,自然得有自己的说法。</p>

    他猛然想到,后世的天水现在的秦州,似乎算是一处产粮区域。</p>

    而且在军事地位上,秦州也算一处要地之一,或许会有粮食储备。</p>

    “回官家,钟某对我大宋粮食储备知之甚少,不过还望户部查证一番,如果秦州有粮,距离兰州又近,倒是个不错的选择。</p>

    当然,这也是因为兰州情势紧急,秦州也属要地,之后可补足储备。”</p>

    “臣也觉得此法可行,就是不知秦州粮食储备如何。”</p>

    章惇说着,眼睛朝户部尚书欧阳宗文看去。</p>

    户部尚书欧阳宗文越发的老迈了,但此时说到粮草之事,一下子精神了许多。</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