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赵佶的决心(第1/3页)  大宋教书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兵工学院在不断完善霰弹铳的同时,也在积极打造双面冷锻甲。</p>

    果然,种师道从西夏弄来的那批铁石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让匠人们很是激动。</p>

    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钟粟自然明白。</p>

    钢铁这种东西,硫含量和碳含量本来就很低,但这比例微小的物质,却影响着钢铁的性能。</p>

    古代可没有后世的那么多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来,铁矿石便成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p>

    如果用来做别的东西,各处的铁石炼制出的铁似乎差别不是很明显,但这双面冷锻甲,大宋很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让甲上产生一些瘊子状的东西,用来冒充,其实这样的做法完全属于自欺欺人。</p>

    冷锻甲又叫瘊子甲不假,但有瘊子的未必都是冷锻甲。</p>

    假的冷锻甲一种情况是锻造时用的热锻,并不是冷锻,另外一种是用劣质的钢铁锻造,效果也差很多。</p>

    大宋不是做不出来,而是首先被铁石给制约了,恰恰西夏一带的铁石,是制造冷锻甲最好的铁矿石。</p>

    原来历史线上的大宋就是这么悲催,要冷锻甲,没有优质的铁石,要建设骑兵,没有养马场没有草原。</p>

    这些因素导致,大宋军队要和外族抗衡,或者用人命来堆,或者便是筑城坚守,显然都属于或者很不值得,或者很被动的做法。</p>

    就算现在钟粟出现了,大宋骑兵的问题他同样无能为力。</p>

    所以,他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将后世火器的思路带到宋朝,然后以宋朝的工业水准为基础,弄出一批更加先进的武器。</p>

    虽然说暂时不需要发展本国的骑兵,只能说想发展也没办法发展,只能先用火器取得优势,然后夺取西夏盛产铁石的地方,夺取马场。</p>

    虽说因为有高产作物,但这个冬天疯狂地打制军器,大宋国库的钱也是飞速的流失着。</p>

    好在本来的历史线上,同样存在大把大把的花钱的情况,只是因为没有太有效的手段,所以这些钱很多都是打水漂了。</p>

    可现在则不一样了,花得多挣得也多,而且关键是现在拥有的武器更加先进。</p>

    按照目前的军器制造速度,等到来年春天,便可以发起对西夏的全面战争,但赵佶还是保守了一些。</p>

    为了让宋夏战争这次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他做出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定,在秦州建起一家广备攻城作。</p>

    这个想法钟粟一看就明白了,虽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万一装备不济,广备攻城作可以持续不断地生产出来。</p>

    而且,就算暂时不需要,但也确保炸药要便有足够的量。</p>

    他在朝议之时提出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朝臣们终于明白了,赵佶真的要干一票大的。</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