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沥青和水泥(第1/3页)  大宋教书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片黑乎乎的地面出现在了赵佶的面前,赵佶好奇地上前踩了踩,感觉很瓷实。</p>

    钟粟向柴统领点了点头,柴统领会意,将前一天的炮车拉了过来,一阵碾压过后,除了炮车轱辘上的黄土外,地面依然完好,并没有受到损伤。</p>

    “此物真如你札子中说的,是以炼制火油精产生的沥青混合石子然后便能铺设成这样的路面?”</p>

    赵佶越看越觉得神奇,他再次向钟粟确认道。</p>

    “不错,炼制火油精需要大量的石脂,剩下的这种黑色的油,往往没有太好的用处,钟某突发奇想试了试,铺路居然很好用。”</p>

    钟粟其实也考虑过水泥,但按照大宋时代的技术,不是做不出来,关键是很有局限性。</p>

    很早一起,华夏便用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作为建筑材料,这种物质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p>

    不过,火山灰可不是想有就有的,所以石灰曾经一度被作为主要成分使用,拿秦代的长城来讲吧,它是一段段建造的,先将一份调水极少的石灰,混合两份砂、小石子倒进两层木板中间,接着用木槌将木板中间的混合物夯得结结实实,再在上面浇上水。二三天后待里面的混合物凝结住了,就可以拆去木板移到另一段再行建造了。</p>

    这样筑成的长城其坚固程度自然不能与现代的混凝土相比,时间长了便会风化、坍塌,这也是至今我们已见不到较完整秦长城的原因。</p>

    利用石灰做建筑材料的,不仅仅是古代中国人。古埃及在修建金字塔、古罗马在修筑城市时都使用了石灰,他们在黏糊糊的熟石灰中掺进沙子,让这种混合物在空气中吸进二氧化碳,变成硬邦邦的碳酸钙,从而把砖和碎石等牢牢地黏合在一起。</p>

    古罗马人创造性地使用火山灰做建筑材料。火山灰主要含硅酸盐物质,它是地下熔岩的细粉,本身并没有硬结性,可古罗马人发现,如果把火山灰和石灰、黏土拌和在一起,浇上水,就是一种胶粘力很强的建筑材料。而且,这种材料即使在水里也能结硬,可用于水下施工。</p>

    最可惜的是,火山不是到处都有,也不会天天爆发,所以数量非常有限,所以人们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仍是石灰。</p>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种以今人的眼光看来十分简陋的建筑材料,竟然在古罗马人手中大放异彩。如古罗马建于公元2世纪初的万神庙,直径与圆顶离地面的高度一样,都是43米,如此大跨度的穹窿建筑,即使在今天也是十分了不起的。</p>

    石灰就这样被人用了数千年,一直到史密顿遇上了倒霉事为止。</p>

    1756年,英国海峡群岛上的一座灯塔,突然失火烧毁了。要知道这可是英吉利海峡南端最重要的灯塔,没有了它,要影响无数船只的航行。英国政府命令工程师史密顿用最快的速度重建这座灯塔。</p>

    史密顿立即通知将石灰石运往灯塔所在的小岛,以便烧成石灰后将岛上产的石头黏合起来重砌灯塔。史密顿多次完成过类似的工程,对如期完成重建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