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冥思苦想(第1/2页)  国公夫人只想探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会?伏翎呆立了片刻,始终觉着有些不敢相信。

    他有这般好心?

    “姑娘!姑娘!”一个年近四十的仆妇不知何时到了伏翎跟前,一叠声唤道。

    “啊?”伏翎蓦地抬头望着眼前人,尴尬地笑了笑,“绣姑。”

    绣姑本名郭云绣,是伏翎的乳母。

    伏翎六岁时出天花,发热疼痛,饮食懒进,全家人都忧心忡忡。

    可父亲伏邈忙于公务,母亲崔夫人正怀着伏珑伏琥一对孪生兄弟才三个月,欲要亲自照料,却又不得不顾虑腹中孩儿。

    为防止传染给他人,大夫嘱咐只派一两个人专门照顾即可。

    但府里的丫环仆妇多数害怕照顾不周,也怕染上天花,不敢去贴身服侍。

    幸有乳母郭云绣独自一人尽心尽力,朝夕伺候在侧,伏翎才得以顺利痊愈,甚至浑身上下连一点儿痘印都没落下。

    伏邈和崔夫人都感激不已,崔夫人由此改口称她为绣姑,之后全家上下人等便都唤她为绣姑了。

    “方才想什么呢想得那般入神?老奴唤了好几声都没听见。”绣姑笑问。

    伏翎顿觉一股热潮袭上脸颊,含糊答道:“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

    “又在想查案的事么?”绣姑拉着她进了侧门,回身把门锁上,心下颇为忧虑,“姑娘自从去了刑房,晚上常常回府也晚,用膳也晚,总这么下去可如何是好?千万别累坏了身子啊。”

    伏翎笑着挽住她的胳膊:“不过偶尔几次,也没有常常如此,不妨事的。”

    绣姑便不好再多言,却不禁有些纳闷:“姑娘回来怎么不走大门?刚才老奴听见外头好像是姑娘在和谁说话,还以为听岔了呢。”

    “说来话长,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西门外了。”伏翎赶忙岔开话头,“啊,肚子好饿……”

    绣姑忙道:“那老奴这便叫他们热饭去。”

    言罢疾步往庖厨走,刚走两步又回转身来:“对了,今日下午小婵姑娘来了,说想等姑娘得空时,陪她一起去街上置办礼物,要送给孟大夫的。”

    “好。”

    “还有,安远侯府的管家也来了,要请姑娘去给他们小公子看病,等到天黑也没见姑娘回来,便先走了,说明日再来。”

    伏翎思量了一瞬:“明日他来时你告诉他,须等我先访查清楚,确保他们答应的事都已做到了才能去为杜小公子医治。”

    “是。”绣姑应诺,转去了厨房。

    伏翎先去给父母问了安,而后回了自己卧房。

    来到书案前,取了一大张白纸铺开来,一边研墨,一边琢磨案情。

    少时,沁竹和一小丫鬟端着饭菜从门外进来,将手中菜肴、碗筷摆放在一旁的食案上。

    “姑娘,该用膳了。”沁竹唤道。

    “嗯。”伏翎口中应了一声,人却依然立在书案前,低头写着什么。

    沁竹心下好奇,轻步走到书案一侧,看着纸上的字喃喃念道:“董冀福、余文保、余仲康、余涓……姑娘,这些人都是谁啊?你写他们的名字做什么?”

    “都是与案子有关的人,写下来好理一理头绪。”伏翎说着,又写下了几个名字。

    而后搁了笔,去用晚膳。用完膳,又回到桌案前,低眉沉思,不时提笔在各个人名旁边标注一二。

    漏壶轻移,不知不觉已近三更。

    崔夫人睡后起夜,见伏翎的房里还灯火通明,便着人来催促伏翎休息,伏翎只得依言熄灯上榻。

    躺在卧榻上,仍在暗自冥思:

    到底案卷上记载的和余涓涓所说的哪一个才是实情?

    余文保当年有一儿一女,都不到十岁,儿子没了,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