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四章 魔头总督(第1/3页)  大明逆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只要朝廷能给解决掉军饷粮草的问题,他左良玉也愿意跟着效忠。可问题是,一般这些地方军都是自筹军饷,这样就容易造成地方军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势。</p>

    这样崇祯皇帝就很为难,一方面他得仰仗这些地方兵抗击流寇。一方面,又怕这些地方兵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他密令孙传庭,弄死了贺人龙。</p>

    左良玉害怕了,好在孙传庭的书信将自己破口大骂了一顿。其实对于左良玉来说,孙传庭骂的越狠他反而越高兴。这样至少表明,自己不会落得个和贺人龙一样的下场。</p>

    骂自己,证明自己还有用。重要的是,真要是朝廷能够给自己的军队解决军饷粮草问题,他左良玉愿意听从朝廷号令,誓死追随。</p>

    崇祯皇帝也不是不想这么做,控制了地方军队的军饷粮草就能控制住军队。问题是,朝廷自己都揭不开锅了。连年打仗连年用钱,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朝廷自己早已吃不消。</p>

    尤其是那些追击流寇疲于奔命的地方军,朝廷有时候只能默许他们自筹军饷以解燃眉之急。</p>

    别以为崇祯皇帝多大方,一开始就给了孙传庭陕西三边总督,然后加督七省的职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陕西河南湖广的流寇实在是剿不胜剿杀不胜杀。这个烂摊子就像是个吃不饱的巨兽,不断的吞噬者大明的财政。</p>

    放任不管吧,流寇越做越大,以至于李自成之流振臂一呼应者百万。管吧,国库哪有那么多钱一直往里填这个无底洞。</p>

    让孙传庭赴任,给予他陕西三边总督军政大权。让他自谋出路自己想办法,你不是能打么,那就把流寇交给你去打。</p>

    孙传庭没有急着打流寇,而是做出了一件加倍震天的大事。孙传庭,把大明的天给捅破了。</p>

    如果说斩杀贺人龙,整顿军纪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嘉奖。那么,接下来孙传庭的所作所为,直接让崇祯皇帝差点背过气去。</p>

    乱臣贼子、无君无父、欺君罔上、谋逆之心昭昭可见,这是崇祯皇帝给孙传庭的所有评价。</p>

    因为,孙传庭在陕西三边,干下了一桩桩为天下所不容的大事。</p>

    首先,孙传庭学习流寇。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他先是砍了贺人龙把秦兵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然后,在各县吃大户。</p>

    所谓的吃大户,就是拿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阶层开刀。吃他们的穿他们的抢他们的,地主富商必须捐出家产三分之一,否则面临的就是轻则下狱重则抄家。</p>

    抢来的钱用于军队军饷开支,然后,打开各县粮仓,赈济流民百姓。然后,打土豪分田地。</p>

    总之,闯贼李自成做什么,他孙传庭就做什么。走闯贼的路,让闯贼无路可走。这样,那些穷苦百姓,无数流民从最开始的效忠流寇,转而效忠孙传庭的秦兵。</p>

    当然,毕竟孙传庭是朝廷的人,终究是和流寇不一样的。吃大户,并不代表将他们斩尽杀绝。只需要他们拿出三分之一的财产,用以补给军队,便可以免罪。</p&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