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春耕还是秋耕(第1/2页)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余娇娇赶紧摇头:“怎么会?我知道你也是为我好。”

    常青厂长出乎意料摇头:“不,不是为你。我是不想看着那么多人失业,只好委屈你了。”

    现在还是集体经济,还没有有开始包产到户,农村产值有限,知青下乡一方面是为了支持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无法安排的劳动力在农村给消耗掉。

    可农村能容纳的劳动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工厂再倒闭,几百上千的,甚至再多倒闭几个厂,那么多工人及其家属,根本无处安放。

    工作解决不了生活就无法保障,生活保障不了就会产生乱子。

    可以说只要是稍有见识的人,就能预料到这个后果。

    很多工厂为什么明明产品卖不掉积压一大堆还是开工?就是这个原因,全靠国家输血才能维持。

    可国家输血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

    现在很多产品质量不达标的工厂只是初现破产端倪,等再过个十来年,就连国家也无力支撑的时候,就是大规模破产的时候了,也就是后世有名的下岗潮。

    所以现在只要有一丝可能,大家都希望能工厂能正常运转起来,能自力更生,能不用国家帮忙就不用国家帮忙。

    余娇娇知道不符合市场要求的厂子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但他无法理解这时候人们对事业对工作甚至对人民的这种特殊情感。

    她毕竟已经习惯了宏观调控下的相对自由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现在这种计划经济,余娇娇很多时候其实都是觉得好辣眼睛的。

    至于常青厂长所担心的,余娇娇根本不在乎,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下,常青厂长哈哈大笑:“哎,年轻人,果然是年轻人啊。”

    故土难离是对上了年纪的人的,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去见识外面的广阔天地。

    皮革厂也在郊区,甚至因为产品特殊性,是在郊区的郊区,说属于商都市都亏心,都快进了隔壁的启丘市范围了。

    余娇娇参观皮革厂的产品的时候,发现产品质量其实挺不错,还是这个时代的老毛病,产品比较单一,想来这也是这时候所有工厂产品的共同缺陷。

    不过像皮革的种类及染色,以及布料的新花纹和颜色开发,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实验研究,这也是技术短板,段时间内是莫可奈何的。

    余娇娇看了产品心里就有了底,还跟杨新书弄了点样品,打算回家好好研究怎么合理应用。

    等离开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余娇娇看着眼熟,就忍不住一直盯着对方看。

    杨新书看她一直看着他们厂的人,有点奇怪:“那是咱们厂的技术员,专门负责修机器的,叫朱文才,小伙子挺不错,技术也好,小余你认识他?”

    余娇娇摇摇头:“没有,就是觉得有点眼熟。”

    常青厂长笑道:“这有啥,物有相同人有相似,可能是你见过跟他长得像的。”

    余娇娇觉得有理:“说的也是,也可能是打过照面,”

    杨新书略遗憾:“哎,我还以为你们是亲戚呢。”

    如果是亲戚,说不定能说服余娇娇多来这边几趟呢。

    杨新书道:“小余啊,这个图纸希望你能尽快画出来,还有样品,等你做出来,不用你亲自来送,你打个电话我让人去拿。”

    余娇娇:“……好的,我尽快。”

    常青厂长气的哼哼:“你这就没意思了,你这是故意挤占我们职工的工作时间你知道吗?”

    杨新书厂长得意的晃晃脑袋:“哎呀,小余同志也是我们厂的职工呢,可没占你厂的便宜。”

    要不是这俩人都笑嘻嘻的,关系是真的够铁,光听他们说话里的刀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