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火柴和冰(第1/3页)  种田游戏:带着装备养崽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季询向知县道完别之后便离开了。

    夜晚,他仔细看着这些画册,发现的确具有趣味性。

    白天的事情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仲文石不爱念书,一个月下去都无法背诵一篇诗歌,而自从看了这画册后,却能不由自主地背诵下来。

    如果这种画册真能如此提高学习效率,那么他倒是可以引入学堂之中。

    他若有所思地想着。

    第二日,季询便招来了几个孩子试验一番。

    他生硬地讲述着这些故事,心里觉得有些尴尬,但几个孩子却听得霎是认真,还睁大眼睛,像个好奇宝宝一般,问了一些幼稚的问题。

    以往给他们上课,可没见他们这么热情。

    他找来的孩子最小六岁多,最大的也就八岁多,都是他以前的学生。

    半个时辰之后,他发现这几个孩子居然认识了不少字,比以往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高得多。

    其中一个孩子道:“季先生,还有吗?”

    这个故事很明显没有完,最后的犯人都没有抓到。

    季询垂下眸子,问:“你们很喜欢这个?”

    几个孩子连忙点头,“这是我们的新书吗?喜欢,简单好懂。”

    “我最喜欢那只老鼠,好可爱。”

    “胖猪的肚子好大啊,为什么这些动物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呢?”

    季询的嘴角一抽,他也想知道这个问题,但他不是作图者,当然无法解释。

    他想了下回道:“明年可能会把这些画册作为书籍,但这也不一定。”

    几个孩子听话只听到一半,便开心地一窝蜂就散了。

    季询看着他们的背影,摸了摸下巴。

    如果这种画册真能提高学习效率,就算大量引入各个学堂,又有什么关系。

    大周国是个不断发展不断改革的国家,他们的思想并不守旧,甚至大周国的国法还允许女子为官,这是由于周庆帝的改革。那是个伟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提高了商人的地位,还大大减免了百姓税收,鼓励大周国和别国交流,引入别国的文化,甚至还大大改进了教育,鼓励每一个人都多读书,培养对大周国有用的人才。

    孩子在六岁至七岁就可以进入学堂进行初步教育,便是周庆帝提出来的。

    在这之前,各个国家都闭关锁国,害怕其他国家打探到自己的机密,然而大周国打破了这一规律。

    大周国盛产棉花,大齐国盛产奶牛,两国进行友好交流之后,便用棉花换了牛奶,这是史上第一次进行利益交换。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突破。

    那以后大家都有感觉,大周国比以前发展得更好了。季询一直以为按照周庆帝的步伐走下去,大周国不出二十年就能脱贫。

    百姓都无条件地相信着他。

    可是他去世得太早了,周庆帝在位短短五年就死了,据说是劳累过度,如今的皇上是周庆帝的弟弟,他虽然兢兢业业,小心地按照周庆帝的路走,却没有与他匹配的才华。

    想到这里,他便拿着画册到了书肆,对木工道:“把这些画册雕刻出来,尽可能快些,到时候多印几份。”

    木工问:“印多少份?”

    他们最近在雕刻一本书,但负责的部分不一样,他负责雕刻的部分少,现在已经完成了任务。

    季询想了想道:“能印多少就印多少。”

    木工接过画册,应了一声。

    云依依昨日被牛车颠簸得全身都疼,她第二日起床吃了早饭后,便把几个盆字装上水,然后放入硝石。

    昨天她买了很多东西,除去了一些小吃,就是从杂货店买的东西。

    硫磺她买了不少,这东西是用来制火药的,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