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皇子6(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阳偏好物理,自然知道“滑轮组”的原理。此物原也到处可见,只是李咎讲得更透彻明白,城阳不免心痒,想看看李咎如何调整的,遂由着弟弟去货行盯着,她却领着自己的人跟着李咎去了工地。

    李咎劝她不走,只得从渡口负责后勤的女人那里买了几个遮阳用的斗笠给城阳她们戴上。

    城阳本是极聪慧的人,从旁看了两天,竟将工地上的各种器物工具学得滚瓜烂熟。等渡口修复的关键环节结束,工作进入收尾,李咎和李园其他人换到了其他地方灾后重建,城阳已经能胜任偏脑力的活计,调整滑轮、脚手架,画个三视图、打磨打磨零件什么的,全不在话下。

    李咎这样一点点帮着青山修复,很快青山城就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繁华,外地的船只渐渐地又川流不息,路上也逐渐出现了车马和养路队。

    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春季的心惊胆战,笑容和期待重新回到了每个人脸上。

    此时传来邸报,夏太守报请开放定波港为长期贸易港口,设置市舶司负责货物进出口验关及收税工作,皇帝陛下降旨请江南四道的有识之士共商。

    有识之士指的就是有功名或有阶官、有品衔的人,也包括一些因为义举孝行获得过旌表的人。青山城符合要求的人数很多,比如前年因为治天花去了燕北燕南的大夫,比如今年去山阳县参与过治水的人,大家都是头一次

    参加这样的盛事,一时间议论得沸沸扬扬。

    吴县令和本地教谕、名望按惯例依次组织与“有识之士”详谈,青山城的人们直把此事当做是一件趣事作为谈资,真的到了可与不可时,都推辞说自己不懂,不如交给懂得个中利害的人来。

    ……其实还挺好,总比啥都不懂乱说一气来得强。

    李咎之前答应过隔壁老张,如果夏太守上书,他会跟着奏陈,这时也到了履行承诺的时候。

    开放海贸一直是李咎在重点撺掇的事情,这个时间点刚刚好:自金陵起往北到鲁东道,因为洪水的缘故,漕运受阻,且漕运相关产业损失惨重,自顾不暇,这个点儿没有闲工夫也没有能力给江南的海港添堵;今年必然又是要进口粮食的一年,前年从海外薅的稻谷品质不错,后来更有些人陆陆续续去了南洋水土肥沃的地方当起了大农场主,今年应该有更大的输送能力;老夏在这里,城阳在这里,老夏既然上书,那就是自己人,城阳是聪明人,不太可能反对此事,有两位皇帝陛下比较喜欢的人站边,基本上就妥了。

    李咎将邸报和吴县令抄来的公文看了又看,发现这位夏太守着实是个实干家,上书中已将各种利害都陈列清楚,对市舶司的设置也规划得井井有条,落地地点、职能归属架构、官吏配置、关税征收……乃至于当地驻军的关系都已经安排好了。至少在

    李咎看来,这份规划着实惊人,稍微缺了一点点的是关税引导不足。

    李咎结合上次海贸的结果将各种参与海贸的货物和将来有可能参与海贸的货物做了梳理。

    他希望能通过海贸将不适合在大雍大肆贩卖的奢侈品往外运,同时要阻止这些同类品进口,同时要鼓励农产品进口,鼓励人才输入,鼓励技术输入,另外还要保护大雍的货币体系以防黄金、白银价格暴涨陡降……

    这些最后都落在朝廷的海贸清单和关税额上。

    李咎的奏陈基本就是支持夏太守的上书,同时对进出口的内容给了个十分详细的清单,哪些鼓励哪些禁止哪些重税哪些补贴,以及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内容汇成厚厚的一份奏陈,成为整个青山城最有价值的上书。

    奉命在青山城“观察”李咎为人的大皇子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陪着写完整份文书后终于懂了李咎为什么在雀儿钟、玻璃器等珍玩上抠得那么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