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留候之后(第2/3页)  试练东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人喊了一句:“他已经快冻僵了。”

    两人听到张易喊话,将信将疑,放下竹筏后,也不过来,就在高处往下看。

    对两人来说,只要斥候没跑掉就行,会不会冻死,他们根本不在乎。

    好在搜山的不仅这两人,看到张易竹筏过来的还有其他人,不一会功夫,湖边就陆续到了十来个汉子,很快就把那人弄上来,扒掉厚棉衣后,直接绑起来抬走了,根本不顾这人已经冻得奄奄一息。

    他们只顾抓人,根本没管张易这个小孩,先来的两人也没有再抬竹筏,拉着张易跟着大伙一起往回走。

    不用想就知道,这两人显然想吞下竹筏子。

    没走多远,来了个头领一样的中年人,问了些情况后,才来到张易面前。

    “你从哪里来?到我们岛上干什么?”

    “我从海上来,师傅姓张,是游方道人,他说祖上是震泽马迹岛人,去世前让我替他叶落归根。”

    来历这一关肯定要过,张易早就编好了说辞,自己口音有点怪异,一身本事总归要露出来的,因此编造个厉害的师傅才行,随云老道的打坐台把自己弄来这里,就让他背这个锅。

    “你师傅去世了?他叫什么?你是谁家的?”

    听他一连串的问话,张易没有按照他的节奏回答,只是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往外讲:“我师傅道号随云子,云游会稽时,从越人手里救了一个老者,不过老者伤势过重,把藏在怀中的我托付给师傅后,就咽气了,是师傅把我养大的,前一阵师傅坐化归墟,让我回他家乡来娶妻生子,好过一个人在海岛上终老。”

    “你一直和师傅在海岛上?海岛在哪里?”

    “是的,只有我们两个,海岛在会稽的外海里,我自己划小船先到会稽郡,然后一路打听着找过来,几天前在吴郡做了竹筏,昨晚划过来的。”

    “能耐不小啊,早些年,岛上出去不少人,既然你师傅是岛上的后代,你也算岛上的人了,对了,你姓什么?”

    “师傅不知道我来历,让我跟他姓张,替我取名易,还提前赐了表字天和。”

    “张易,表字天和,这么小就赐表字,你读过书,是?”

    “从记事起,就跟着师傅读书练武,快十年了。”

    “你多大啊?”

    “师傅是十年前救我的,当时我不满周岁,现在应该是十一岁。我两岁就跟着他读书。”

    “读了快十年了,还真是读书人啊,我会请庄主替你弄个合适出身的。”

    翻山到了一处山谷,外面有郁郁葱葱大树遮挡,很难看清里面隐藏着一个很大的庄园。

    而且这个岛上的建筑,要比吴郡城里房子还高大整齐,尤其中间的大房子都是青砖青瓦搭建的,进出的人穿着也比吴郡城里的人要齐整,根本不是张易原先猜测的野人。

    被人领进一间大厅里,张易在几个老者面前,又把刚才的说辞,重新解释了一遍,内容比刚才的三言两语要丰富得多,总之,张易编造得处处合理,却又让人无从查起。

    张易没有说自己是岛上的子弟,而是推到师傅祖上是这里的人,百多年前离开岛上的人,现在应该没人能记得,再说自己现在样子才十来岁,也不可能是敌人派来的卧底。

    岛上庄主长老没问出什么疑点后,就让人带着张易去吃点东西。

    当晚,等他们审讯完斥候,确认和张易没有关系后,又把张易带进大厅里,让张易给一个老者磕头,作为这老者的孙子,入了张氏的族谱。

    为了验证读书这件事,他们稍微考验了一下,就是让张易把这一门宗谱上的祖宗名讳都读了一遍。

    好在张易是学历史的,对小篆书写的名号并不陌生,顺利通过考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