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9 第一桩疑案(第1/3页)  被刑部侍郎刁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这才搁笔,起身作揖。

    “不必多礼。”应硕踏进门槛,开口道:“听闻卷宗室仅半个月便誊抄完一千七百二十份卷宗,过半数出自李赫手笔,实在出人意料,本侍郎特来查看。”

    李赫写了八九百份?牛皮吹这么大,还晓得脸字怎么写么?不过,这也正中姜棠下怀,牛皮吹得越大,上头越会来查,李赫才会自食其果!

    三人皆站到了离书案一丈远的地方,应硕迈步走向李赫的书案,挑了最上面一份卷宗,字时大时小,时而字迹工整,时而如蚂蚁上树,时而盘根错节,还不如刚习字的孩童写得好。接着,他搬开压在上面的数十本书,拿起一份卷宗,每个字都在竖线内,字迹工整,大小一致,一笔一划十分清楚,看着赏心悦目。即便给李赫换一双手,也写不出这么娟秀的好字来。他掌管刑部衙门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这般糊弄的!

    “应侍郎,您千金贵体,不劳您动手,我来替您翻看。”李赫献殷勤。

    应硕单手按在卷宗上,眉头微拧,语气严厉,“李赫,你抢他人卷宗,独揽功劳,当我眼瞎?”

    李赫如被雷击,慌忙跪地求饶:“应侍郎,这只是我开的一个玩笑,请息怒。”

    “公事岂可儿戏?”应硕厉声呵斥。

    “应侍郎,我知错了。您怎么罚我都行,绝无怨言,只求您别赶我走,也别把我干的丑事说给吴尚书和我爹听。”

    这等庸

    人,留在卷宗室也是拖累。可是,当初吴既明答应留下姜棠,便是要应硕好生提点李赫。若把李赫弄走,姜棠也要走了……专干坏事的蠢才!

    应硕挪步到姜棠的书案前,拿起两份卷宗与李赫书案上字迹清秀的卷宗对比,笔迹完全一致,“姜棠,你俩互相包庇,该当何罪?”

    姜棠也扑通一声跪下了,“应侍郎,如果誊抄卷宗太快也有罪,那请用《大耀律例》治我的罪。”

    避重就轻又幽默的解释,让应硕怒气稍减,“在你们来卷宗室的第一天,徐主事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朱益群也不好置身事外,缓缓跪下,“誊抄卷宗,发现疑点,及时上报。”

    “那疑难杂案呢?”

    两个大男人连连摇头。

    姜棠开口道:“回禀应侍郎,我发现湖州府安吉县石女案有疑点,正打算找时间上报。奈何您一直忙于公务……”

    破案可比处理衙门繁琐的公务有意思多了,应硕顿时神采奕奕,“卷宗呢?”

    一通翻找后,姜棠呈上卷宗。

    开乾六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杭州府钱塘县的钱塘江边,锣鼓喧天,龙舟竞赛,观客多不胜数。有一支名为野鹰龙舟的船只,划得飞快,忽撞上一具漂浮的女尸。船员们吓个半死,再合力将女尸打捞上来,上报官府。

    经县令查明,此女名为刘翠红,年二十四年,祖籍湖州府安吉县,在本县花琅苑绣坊当绣娘,三年前嫁给本县富

    绅赵立仁为妻。她因婚后不能生育,被公婆与丈夫所嫌弃,街坊邻里皆可作证。因此,公婆和丈夫嫌疑最大,按律收押进大牢再行审判。

    五月初七一早升堂时,花琅苑绣坊主——吴青芬当众讲出刘翠红是天生石女,在娘家附近两结两离伤透了心才来杭州谋生。而吴青芬的侄儿赵立仁一岁时坐进炭火盆里烧掉了命根子,娶过几门媳妇,无不是在大婚次日便提出和离,伤人又伤财。婚前两人把话挑明,互不嫌弃,结了婚琴瑟和鸣,公婆与丈夫压根不会做出杀人这般伤天害理的事。

    县令以吴青芬跟赵立仁是姑侄关系,跟刘翠红公婆是兄妹、姑嫂关系,证词偏向凶手一家为由不予采纳,判赵立仁杖刑一百,徒刑两年,其父母刑罚减半。

    应硕看完,对案情有了初步判断,“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