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刚说的这些都是假设……尽管很多科学理论在得到验证之前也都是从假设开始的,但是想要颠覆已经得到验证的科学定律,仅凭假设是绝对不够的!”
这位年轻的副教授名叫童绍刚,是一位海归物理学家,算起来和廖宛茵系出同门,只是他归囯的时间比较早,去年才刚刚评上副教授。
不过,他在量子混沌和动力学对称性破缺问题上的研究颇有建树,也是囯内为数不多的青年专家。
虽然以他的资历还不够坐在中间的王席位置上,但宋杰的这篇论文,他也是提前研究过的。
“在你的论文中,有关动力学电弱对称性破缺中的问题,说的比较含糊……由此我推导出了一个问题,能否请你在这儿给大家解答一下!”
童绍刚根本没给廖宛茵打断自己的机会直接走上台,在白板上一遍说一边写了起来。
“你论文中提到关于电弱对称性破缺可以引入全新的模型概念,来消除对高能标的依赖……但是势能来自于对称性破缺的一个微扰,势能中的二次方项始终処于领头阶,四次方项在次领头阶,二次方项大于四次方项的贡献。”
看着童绍刚在白板上列举出的几个问题点,在场的专家们频频颔首,而宋杰则看着他写的内容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他已经看出童绍刚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正确的动力学电弱对称性破缺要求势能的二次方项远小于四次方项。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必须手动调节参数,来减少二次方项。”
听完了童绍刚的提问,宋杰还没开口,曾经就这个问题和他讨论过的廖宛茵,站起来说道:“如果提出一个机制,以参数独立的势能四次方项,这个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而且这个机制不会产生相应的二次方项!”
“这个方案确实是可以解决,但关键是这个机制应该是个什么机制呢?这需要宋杰同学给出解答……毕竟这是他的论文答辩!”
虽然论年龄廖宛茵算是童绍刚师妹,但和她的成就相比,童绍刚自愧不如。
两人一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学校里很多人都认为廖宛茵和童绍刚是非常相配的一对……童绍刚自己心里也正有此意,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挑破这层窗户纸。
可就在去年廖宛茵在邗江发现了宋杰这个少年天才之后,一门心思想要把他给招进菁华……后来更是为了宋杰提出的理论,对她的研究方向做出了调整。
团队的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廖宛茵和童绍刚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同样变得若即若离,这让童绍刚有些不满。
之前因为宋杰的论文,两人还争执不下,闹得有点不愉快。
所以童绍刚尽管嘴上没说,心里对宋杰很有些意见。
学校安排廖宛茵作为宋杰的“博导”主持这个名义上的答辩会,在童绍刚看来有点走过场之嫌,所以接到与会通知后,心里就憋着要让宋杰“严肃认真”的对待论文答辩。
“尽管廖教授所说的采用某个可能的机制来解决问题,这个想法并不是我提出来的,但我不得不说这个设想确实可以应用到所有动力学模型,但你刚刚写的这个动能混合项中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导致计算出现了误差……”
听到宋杰的话,童绍刚回头看了看自己写的内容,心中一片茫然……动能混合项出错了?
宋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副教授,笑着说道:“你把这个机制想得过于复杂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单态和三重态费米子混合项。”
童绍刚提到的那个问题,对他的论文来说只是一个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疑问而已,甚至可以说和他的整个论文主旨最多也就半毛钱的关系。
但不得不说,廖宛茵和童绍刚之间的争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