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齐人之福怨偶(第1/3页)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说朝臣们弹劾贵妃,  始作俑者贵妃的娘家成国公府也被喷成了筛子,纷纷力主打压此等权贵的嚣张气焰,以平天下仕林清流还有世家的怒气。皇后心下舒服得很,  外面那些流言也是她让承恩侯私下去推动的。

    贵妃被禁足倒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支使身边的宫女去说动,想着召辛氏女入宫,  加以安抚劝说,  也许就能了了此事。

    好在被皇后身边的人盯着及时发现,  禀报给了皇后。

    而皇后先是去告诉了皇帝,又缓声劝道安玄公正卧病在床,留孙女在身边侍疾尽孝心。皇家就这么急匆匆地宣召入宫中,  未必脸面太难看,  传出去了还不知道会被说什么样子,误以为皇家威『逼』欺负弱质女流。

    皇帝听了这话,  也觉得很有道理,  不但去了寿安宫同太后说一声,“这些事还请母后暂且不要再管了。”

    顺便还延长了贵妃的禁足时间,  让她安分一点,  好好反思己过。

    传召辛盈无果后,皇后非但没有加以责难,还派人赏赐了不少东西,  包括各类珠玉珍宝还有许多内库的珍贵『药』材。

    这样一来既不失皇室体面,  又表现了对安玄公这位德高望重大儒的敬重关怀。

    皇帝也觉得皇后行事周到,颇有大家风范远胜过贵妃。

    而在皇后身边的人也有不解,  何不等太后和贵妃将辛家姑娘传召入宫,事情闹得更大些再去阻止,好唱个红脸,  也能让贵妃更没脸一些。

    皇后嘴角微弯,笑意间却带着讥讽和寒意,贵妃最蠢笨的一点,是还不知道得罪了安玄公和天下士林意味着什么。

    打从辛家姑娘退婚开始,成国公府和安玄公就结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就给了承恩公府拉拢示好安玄公的可能。

    她为辛家姑娘挡下来自皇室的麻烦,一来感谢因为她退婚引发的风波,而给了皇后和承恩公府打击削弱贵妃以及背后势力的机会,二来也是给安玄公施以人情,而这份人情日后便能用得上。

    皇后相信以安玄公疼爱孙女的表现来看,想必一定会记住她的真心善意的。

    *

    最后安玄公‘撑着病体’上表陈情的一篇辞赋,更是掀起了此次赐婚风波的最高.『潮』。

    安玄公是受世人景仰的学问大家,通经史也极善辞赋。他这一篇《悯幼》寥寥数百字,却是字字如泣血般,令人潸然泪下。

    文章先是自叙了一下出身往事,辛氏虽是历经数百年的诗书礼仪大族,但到他这一代已然人丁凋零,门衰祚薄,年少时更是茕茕孑立,没有父兄旁亲扶持。好不容易在学问上有所作为,又成婚生子,人到中年,发妻与独子儿媳就早早撒手人寰,只留下一个孙女与他相依为命。

    可怜他孙女如他一般福薄,外无叔舅挡风,内无父兄遮雨,孑然一身犹觉单薄。

    写及此处,安玄公笔锋一转,又说道老夫的孙女年幼时起便十分孝顺贴心,令他得以承享天伦之乐,为人又聪慧灵秀,实在是个世间少有的好姑娘,故此他辗转反侧也想为孙女找个好归宿。

    奈何为人所误,生出许多是非毁誉来,实在不是老夫所愿意看到的。

    文末安玄公言辞间表『露』心生黯然退意,自觉人已老迈,病体不堪,打算带着孙女回江南祖宅养老,安度晚年,也好远离这些是非纷争来。

    凡是听过看过这篇文章,无不大生同情,怜悯之意。

    字字句句可见安玄公的舐犊之情,令人万分动容,甚至泪湿巾衫。

    安玄公名满天下,受世人景仰,立学授道数十载,这个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世人唯独忘了他也只是一个年近七十,膝下只有一点骨血的可怜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