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第 19 章(第2/4页)  乌金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她冲嬷嬷颔首,完全没提夏太医,只说:“嬷嬷替我带话给尚仪,就说我好多了,全亏了颐行姑娘的照顾。”

    嬷嬷点头不迭:“我回去一定如实转告尚仪,不过这阵子正张罗万寿节事宜,怕也顾不得这头。姑娘且养好了身子,等过了这程子,尚仪一定想辙来接您。”

    嬷嬷说完话就走了,到底安乐堂不是好地方,怕站久了粘上晦气。

    但对于受了一段时间磋磨的颐行来说,这地方才是安乐的所在。含珍下地走,她就在南窗底下绣花,虽然老姑奶奶手艺不佳,绣出来的老虎像猫,但她愿意多练,因为除了这个,她找不出可以消磨时光的活儿了。

    含珍说:“等我好透了,教您打络子啊。我会编雁么虎,会编蚂螂,还会编水妞儿。”

    含珍是地道的北京人,祖上当初跟着高祖皇帝入关,一直到今儿。

    不像颐行,早前一大家子一直在南方,后来大侄女儿要嫁皇帝,才阖家搬回北京。颐行在这皇城根儿里生活,也就四五年光景,关于北京城的俗语她能听懂一些,但过于地方化的,还是一知半解。

    含珍看她眉眼较劲,就知道她没明白,笑着说:“雁么虎是蝙蝠,蚂螂是蜻蜓,水妞儿是蜗牛。”

    “哦——”颐行说,“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我的奶嬷儿哄我吃奶时唱过,‘水妞儿,水妞儿,先出犄角后出头’。”

    含珍说对,“就是这个。”

    颐行当然愿意跟她学打络子,漫长的后宫生活里,总得有一两样拿手的绝活儿。

    她们聊得挺投机,但不知怎么,含珍及到太阳下山前后,人又蔫儿起来。颐行忙给她煎药,伺候她吃了,她也不发汗,脸上灼伤了似的发红,后来就懒说话了,只道:“我没事儿,候在我这里多早晚是个头,您早点儿回去歇着。”

    颐行嘴里应了,人却没走,直守到亥时前后,看她稍稍安稳些了,才从东厢房退出来。

    天上一轮明月,照得满地白光,这么大好的月色,夏太医是不会来的。颐行仰头看看天,叹了口气。自觉今晚无望了,只好回自己他坦去,边走边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起雾……含珍今儿忽然来了好精神,不会是回光返照?明儿早上去瞧她,她还能好好的吗?

    越想越担忧,扒开了说,就是照顾只猫儿狗儿还有感情呢。不可否认她打从一开始是冲着吴尚仪的承诺去的,但时候一长,她也实心希望含珍能好起来。

    反正就是忧心忡忡,连洗漱都透着不安。随意兑了盆温水,绞了帕子擦干净脸,刚解开领上纽子打算擦脖子,忽然听见外面有响动。

    她一惊,担心是含珍那头有什么事儿,忙重新扣上纽子过去开门查看。结果门一打开,就见夏太医站在台阶前,穿一件佛头青的袍子,脸上照旧蒙着纱布。

    屋里暖暖的灯光投射出来,他就站在那片窄窄的光带里,披着一身月华。颐行早前没有发现,他还是个精细人儿,原来编发间夹带着细如银毫的丝缕,有光照来,便跳跃出惊鸿一现的碎芒。

    颐行“欸”了声,“夏太医您来啦?我以为今儿忒晚,您歇了呢。”

    他还是那种八风不动的做派,只道:“人没治好,我就得来。”

    颐行说是,“那您治,含珍的屋子您知道在哪儿。”

    这下子他好像不大高兴了,但一向和风细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