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1 数学跟想象力(第2/2页)  科技之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到数学难题的论文开始出现在了普通人的视野。
    当然,严格来说,刘聪还不算普通人,毕竟是数学专业的学生,但怎么说呢,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需要太严谨。
    “也许那个史密斯是错的呢?”
    “不会吧?人家都发《自然》了,而且视频主说他的导师也认为这个论证非常严谨。”刘聪信誓旦旦的说道。
    “哪个视频?发给我看看。”宁为终于来了些兴趣,主动说道。
    很快,刘聪在微信上把视频传给了宁为。
    这是一个数学科普类的视频主,身份认证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数学系研究生。
    其实数学类的科普不好做,毕竟理论数学要出现能直接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科研成果其实很难,所以很难得到关注。
    不过这位视频主的关注度还是挺高的,有三十多万粉丝。
    或者放到整个圈子里三十多万粉丝不算什么,但做数学科普这个粉丝量已经很可观了。
    宁为看了看视频内容。
    然后发现所谓的科普竟然是一通尬吹。
    几乎整个视频都是在讲这个学术成果有多么难得,对于整个学术界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便也罢了,最后这位视频主还发出灵魂感慨。
    “诚然,华夏的数学培养方式,在奥赛上屡屡能获得各种奖项,但真正推进全世界学术进步的,却还得看美国的科学家们!”
    “记住!数学比的是想象力,而不是做题!”
    点开评论区,一堆的吹捧。
    “你关注了这个视频主?”
    “没有啊?推送给我的!”
    “那你有没有怀疑过这视频主吹捧的那篇论文可能是错的?”
    “不能吧?人家的论文都能上自然了,还会有错?而且视频主都说了,他的导师都觉得那个美国数学家的论证非常严谨。”
    “自然上不一定是对的,你可以理解为评审人觉得他是对的,或者评审人觉得那篇论文有道理,但不能确定是错的。”宁为试图给刘聪解释。
    “说的你好像很懂一样。”刘聪鄙夷的看了眼宁为。
    宁为懒得吭声了。
    这真的很难解释。
    不过在网络上,宁为到没什么顾忌,点开了评论区,直接留了言:“史密斯先生的这篇论文目前还没有定论。个人认为他对于发散的假设以及接下里的推导过程有几个严重的错误。所以以此来论证国内的数学研究比国外差,真没什么必要。”
    “我对于更进阶的数学知识并不太懂,但我知道针对高阶数学的想象力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一切白搭。”
    写完评论,也算出了口气。
    宁为这才窝到了电脑前。
    他打算在一款配对家教的app上写一个简历。
    没办法,人要吃饭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