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盘古开天(一)(第2/10页)  重生之似水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几个老人家才不管你絮叨不絮叨“赶紧的!”
    这几天都把他们难出毛病了。
    要不也不能这么急主要是全过程他们都是亲眼看着的。
    可是亲眼看着都没看懂就有点过分了。
    打击有点大。
    半个小时之后。
    新闻系2号教室在校的雏鹰班成员全员到齐再加上一帮老头儿大眼瞪小眼儿地瞅着齐磊。
    好吧还有张洋、李玟玟徐小倩他们这些不相干的以及脱离苦海的五个爹也来凑热闹。
    当然连盯着音乐节的周小晗都被拉了回来。
    此时外面隐隐还能听到音乐节的歌舞欢腾廖凡义却有点等的不耐烦了。
    “可以开始了吧?”
    齐磊呲牙一笑“别急。”
    看向雏鹰班的几个大一新生“讲几个传播学理论哈一会儿用得着。”
    “第一个【两极传播】和【意见领袖】。”
    廖凡义想吐血都等着呢你在这讲基础理论?
    刚要阻止却是董北国来了句“也也挺好!”
    “对一众学生训诫都认真听哈!学过的也巩固一下。”
    廖凡义翻了白眼儿是您老想先了解一下吧?
    几个爹倒是没什么感觉挺神奇的。
    齐国君知道齐磊当了辅导员可是对这个没什么概念毕竟他又没上过大学。
    结果今天一看我儿子都能给人讲课了?
    所以几个爹听的也很认真。
    然后就就三观崩了。
    是的传播学是很容易崩三观的因为很多常识一样的“我们以为”可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
    就比如说【两极传播】这是传播学的一个基础概念不管是日常考试还是考研一个议程设置一个两极传播几乎必考。
    而它的定义就是颠覆普通人认知的。
    那就是:
    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是从媒体也就是传播媒介直接接收信息。
    一个新闻媒体报道出来我看到了就接收了。
    其实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
    就像齐磊对柳纪向说的“他连信息传播的流程都没搞清楚。”
    实际情况是:信息不是从媒介直接到受众群体要通过一个“中介”。
    这个中介就是——【意见领袖】。
    既可以清晰领会解读媒介的信息又可以让受众信服以及传达信息的中间人。
    也就是: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打个比方《流年》在月票榜、销售榜排名靠前这就是起点这个媒介向书友榜单推荐了这本书传递了一个信息:“好书!赶紧看!!”
    可是大多数书友对榜单的真实性是存在疑问的再加上主观上的因素“好不好看得我自己说了算起点推荐的烂书居多。”
    人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媒介推荐。
    也就是大多数书友不信任起点而要自己去验证。
    但是书友验证的过程大多数人不是直接点开内容去品读太浪费时间。
    第一反应是看是否精品、荣耀值多少、出圈指数多少、综合评分多少然后书评区的书友评价如何。
    那么这些数据以及书评区一篇中肯、客观的帖子就成为了中间人。
    这些东西比起点的榜单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意见领袖】。
    【两极传播】认为信息根本就不是从媒介到受众而是从一极传播到另一极。
    也就是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播到【受众】。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包括央妈在内的很多官媒新闻普通人都看不懂谁会见了谁上面发了哪哪文件看了半天也不理解。
    最后得出结论——无趣导致很多人都不看央妈新闻。
    其实即便用通俗能懂的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