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武圣、城主、侯爷,以及和尚(第2/4页)  大照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动。
    他就是五大宗师之一,佛门领袖,一如和尚。
    “在前年老徐犯了事情,落在了我的门下,恰好我与他师门有些缘分,也就救了他一救。”
    亭子里的另一个人解释道,“他的前辈算是江湖中盗门的老祖宗,顺手牵羊c梁上君子的勾当,也是一绝,无人能出其右。那还是我小时候,这人偷了我爹一门武功,与我爹斗气起来,后来被我化解,那位前辈,也借此指点了我一些轻功上的法门,彼此有过一番缘分。”
    此人仪表堂堂,身上携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气质。
    既好像是江湖中人,有一种快意恩仇的感觉,又好像是世袭贵族,身份高不可攀,贵不可言,还有一种手握实
    权,独尊一方,说一不二,天下无人敢违逆的霸者气息。
    用江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黑白两道的总瓢把子,武林盟主一般的人物。
    “那时候,侯爷还只十三岁。三师叔祖逞一时之气,为难老侯爷,设下三大阵c七小计,全被年幼的侯爷破解,按照赌约传授了武功,立刻气得回了山门,不再外出,也不准旁人说起此次赌约,视为平生最大耻辱。”
    徐暮山低头道,“直到许多年后,听闻了侯爷杀西狄族长,成就大宗师伟业,三师叔祖一转常态,主动宣传,直至病故时分,也见人便说曾与侯爷有过一番师徒的缘分。我一直以来,都对此将信将疑,却没想到后来在监牢之中,侯爷竟真的念了昔日那些许伎俩,竟然以此为由,救下我来。从那一刻起,小人便立志抛下了昔日种种名头,只愿终年守护方家,竭心尽力,肝脑涂地。”
    “原来是有这样一桩往事,施主忘却前尘,真真是大善。”一如和尚恍然大悟,拍手叫好。
    相比起方希然而言,他看上去就普通了许多。
    方希然是那种主角一般的人物,十三岁就折服了江湖中的大佬,年少时去往京城被赶了出来,后来又重新杀回来,得到了皇帝的承认与首肯,后来更在江湖里纵横捭阖,建立出了方圆城这么个公认的武林圣地。
    可以说,黑道绿林,三教九流,一切和武学相关的事情,想要和朝廷搭上联系,都得问过方希然。
    这种搭上联系,可不只是为朝廷效力,反过来为了自己谋取利益,觉得朝廷对武者不公,也是通过方希然向皇帝发声,提出各种探讨的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希然是朝廷设立的一个“武丞相”。
    总理一切江湖事宜。
    可以说,方希然坐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做,整个人也都好像是发着光的一样。他行走在一万个人里,你第一眼看过去看到的一定是他。
    万人之中,也能最为耀眼夺目,这就是方希然。
    而一如和尚,则是另一个极端。
    如果是方希然是璀璨夺目c放着光芒,那么这个老和尚就是个灰扑扑的,不着眼的,他隐藏在万人里,你说不定数来数去,都只能数出来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
    但这反而另成了一种不凡。
    徐暮山也不知道一如老和尚为什么亲来方圆城,只知道这两位大宗师相谈甚欢,关系匪浅。
    方希然摆摆手,“对了,闲话说多了,说正事儿吧。”
    徐暮山拿出了信笺,“是,侯爷。”
    方希然挑挑眉,“哦,是圣上送来的。”
    一如和尚也跟着哦了一声,“是皇帝啊。”
    徐暮山下意识抬头一看,见这大宗师一张懵懵懂懂的面孔,浑然不知道自己的称呼多么大逆不道一般,眼见自己看了过去,竟然还对这边报以微笑。
    一时之间,他也只当没听见,赶忙告退。
    小亭子里,又是只剩下了两位气质各异的大宗师。
    方希然细细看了几遍信件,忽然道,“和尚,你很好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