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学习很满意,不但学习效果好,还能自己掌握学习节奏,感觉跟这个好说话的师姐学,也不是坏事。
买了三只烧鸡,其中有师父一只,可一整天都没见到师父,离开药铺之前,师父都在睡觉。
刘知易离开后,师父才起床,吃着热好的烧鸡,就着烧酒,旁边女儿心不在焉的伺候着。
“怎么样”
方先生问道。
“啊什么”
女儿没听清楚。
“你师弟学
医如何”
“挺好。爹,你看这块料子咋样”
女儿更关心你几匹绸布,扯出一张素色的。
方先生点点头:“不错。”
女儿笑道:“拿这块料子,给你做件袍子吧。你的布袍太旧了。”
方先生摇摇头:“我的袍子还好,又没破。”
是没破,可已经洗的发灰,没有一点色泽。
“那这块料子怎么样”
这是一块红绸,女儿带着期待的眼神问着。
方先生神色微动,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都收起来吧。回头送去布庄折现。”
女儿撅起嘴哦了一声,对这些绸布完全没兴趣了。
这几块绸布是刘知易的拜师礼。
“爹。你刚才是问师弟吗”
女儿问道。
方先生嗯了一声。
“还成。就是有点笨。认不清药。”
“嗯。或许是不擅辨药,明日教他背丹方。”
第二天上课,刘知易的课本变了,变成了背丹方。一本厚厚的,发黄的手抄医书,名字叫做百世名方,师姐说是师父年轻时候从一个名医那里求来的,其中有一千多个药方。
想当医生,自然要学会开药方,这也是基本功。刘知易立刻来了精神,马上斗志昂扬的背起来。主要都是针对寻常疾病的药方,比如体虚,气虚,比如头疼c中暑之类的疾病。药方里的药材也寻常,离不开药铺里的一百多味草药。
一本丹方,光是粗读一遍,就用了三天,回头发现前面背的又忘记了,好容易记得的,发现记错了几味药。
不到十天时间,刘知易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自信满满,变成了头大如斗,毫无头绪,被高考的恐惧支配的熟悉感觉又回来了,不一样的是,高考是在父母的逼迫下,而这一次,他完全是自找的。
不能放弃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医科都考不了,以后在被那些科举的成功者欺负的时候,就不要抱怨
刘知易苦苦激励自己。
老师倒是一直很认真,主要是师姐教刘知易辨药材,背丹方;有病人上门的时候,先生也会把刘知易叫过去,手把手教他望闻问切。
这一日,大清早来了一个捂着肚子的中年男人,老师先问病情,此人腹痛,又把脉,就定了病情。
“你来试试。烦热有疟状。脉象虚浮,阳明病。”
先生离开,刘知易坐在堂前给病人继续把脉。
“别动。坐好”
时间长了,病人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刘知易更不耐烦的呵斥。
似乎这病人看不看病事小,影响自己学习事大。于是继续紧紧抓住对方的手,两根手指搭在脉上。
已经摸过十多个人的脉搏,太复杂的脉象他还判断不出来,但虚实症状已经掌握,轻轻按压在此人脉上,马上能感觉到脉搏,这就是浮脉,手指用力,脉搏稍减,这是体虚,典型的虚浮脉象。
刘知易手指反复试验,病人是最好的学习道具,仅次于医者本人。这些天,刘知易摸过最多的,还是自己的脉搏。
病人皱着眉,想抽手离开。
“你怎么这么没耐心”
刘知易不悦。
病人苦笑道:“刘少爷。小人想上茅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