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节 考试(第1/3页)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子放在靠窗的考桌上,刘知易翻身下床,坐在桌前,没有马上看考卷,深吸一口气,没平复心情。
    他此时也有微微的紧张,似乎回到了某个年纪。
    平复心情之后,这才缓缓张开考卷:
    “中平七年,时逢大灾,万川决堤,大灾之后,大疫继起平帝遣太医院掌院吴可巡诊天下,扑灭疫情吴可以药石投井之旧法治病,疫病难消,死人无算帝罢吴可”
    押中了
    刘知易心头一喜,他押中考题了。
    押题这种事,任何时代都有人做,还有固定的模样。他的老师方闻问,是一个没资格考太学的游方郎中,却研究科考之法几十年,加上游方数十年,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他告诉刘知易,今年多地发了水灾,水灾之后又起了病疫,太学今年很可能会考防疫。
    方先生不但帮忙押题,还写了几篇范文。
    看完考题之后,刘知易开始思考,并非完全押中考题。出题人和押题人是一对对手,每年考题都会变化,太容易被猜出来,是出题人的失职。
    这篇考题,考的确实是治疗水疫,但考的不是对症下药。
    题中,一代名医吴可已经列出药方,治好数人,那么丹方对症。可难的是,疫病扩散千里,染病者数以万计,一个个治病,刚治好了这个,又病了那个,吴可用古法,将药石投放在井水中,这样来喝水的人就能得到救治,但依然无法阻挡疾病扩散。
    刘知易沉思了片刻,脸上露出了笑容,这题考的不是诊断,不是开方,而是防治。
    这简直是送分题啊
    刘知易马上动起笔来:
    “该疫之害,在防不在治,在控不在药我有三策,一者曰控人,十四日内人人居家隔离,可防人际传染;二者曰控城,封城一旬,可防疫病扩散;三者曰控路,阻断交通,则病疫自困可戴口罩,则病疫囚于人身,止伤一人;可建医院,将病人集中诊治,良人自可免疫;可掘荒坟,病死者集中掩埋”
    戴口罩,加火神山医院这样的配置,即便没有对症的药物,什么疫病控制不住更何况吴可已经对症下药,只需要将病人集中诊治,打歼灭战,病人治一个少一个,病情很快就能控制住。这可是亲身体会,别说只是考题,就是真的发了瘟疫,也是一防一个准。
    吴可能想到的办法,只是扩大治病范围,将药石投井,希望更多人吃到药。可是没有任何作用,刘知易思索了一下,觉得很可能水井本身已经污染,成为污染源之一。
    他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考点,于是又写下来:
    “吾观吴掌院投井之法无效,概因井中有病,当添堵病区水井,改饮溪流c河川之活水,并烧开饮用,则能治病源”
    写完这些,觉得应该没问题了,也没有更好的招了,在下去就该祭出疫苗这种大杀器,可这时代的人不知道疫苗,写下来,阅卷的人八成会以为考生在胡诌,判个零分反而不美,于是刘知易也不敢画蛇添足。
    写无可写,又觉得自己的答案万无一失,心情愉悦,又躺下养神。
    默默运转医道真气,几个周天之后,神清气爽。转到法家真气,几个周天之后,心生一种堂堂正正,不容侵犯的凛凛气质。
    如果不是不允许,他还会打几趟拳。自从学会用医家真气激发血气的技巧之后,刘知易习武的进境也大大加快,感觉自己距离武道入门已经很近。到时候他可就是武道c法家c医家三修了。
    打坐完后,腹中饥饿,拿出带来的食盒,食物粗陋,干饼就咸菜。不是家人舍不得送饭,而是贡院大门用三道铁索锁住,一锁三日,旁人不许入内,考生不得外出,所以每个考生都要备足三日饭食,未免发馊,都是干粮。
    正吃饭间,一个小吏敲窗,送进来一个瓷碗。
    “太后娘娘恩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