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宋应星(第1/2页)  开元4316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少爷,我们来这里是要拜访谁啊这眼看着离过年就没多少时间了,老奴不记得少爷在这里有什么朋友啊”刚出了南昌城,黎荃便心里有些打鼓的问道。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说道:“荃叔,放心吧,耽误不了回去过年的,我们此去目的不远,就在前方的奉新县,去见一个科学家。”
    “又是科学家,少爷您怎么总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老奴记得孙元化c徐光启徐大人c李之藻李大人等好像都被少爷称为科学家吧”黎荃闻言有些不解的问道。
    作为黎安明最信任的人之一,黎荃可谓是对黎安明最了解的人了,他的各方面爱好皆为熟之。黎安明也给普及了一下现代词汇,以及一些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哎呀,荃叔,我都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让您别学那些腐儒,我跟你讲啊,这些所谓的科学家,将来在这个世界上的名气,恐怕不会低于龙椅上的人。”
    也的确如此,后世很多人都知道徐光启c宋应星等,但如果不是喜欢历史的,知道皇帝名称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不错,黎安明此行来见的就是刚刚落榜的宋应星,早在去广州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去打听宋应星了。安排好岱山岛的事情后,黎安明便启程回遵义了。回程经过南京的时候正巧听到了宋应星落榜回乡的消息,于是便在南京让吴洋押送几船大炮先行回去,自己则带着黎荃和五个家丁转道来到了南昌。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c周敦颐c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c声学c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c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这样的人才,正是黎安明即将成立的科学院所需要的人才啊,所以当听到宋应星回乡的时候,他也顾不得回去过年了,便连忙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南昌。
    黎安明记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c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黎安明此行的目的,就是劝他现在就绝了科举的念头,专心的去研究他自己喜欢的杂学。
    宋应星后来可是被被英国历史学家和汉学家誉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谁那可是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写了一本著名的百科全书的那位大佬。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当然,宋应星也当得起这个评价,他的作品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仅如此,宋应星在政治c经济c军事c文化等方面皆有著述,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研究,是一个多方面全能式的大佬科学家。
    天工开物这本书共分十八卷,它的内容囊括了各种生产技艺。这本书对各种产品的生产工序,都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