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8章 南线(第1/3页)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关春寒料峭丹江边结满了霜。
    一队队兵士踏过浮桥将霜雪踩碎走进了关城南面的蒙军大营。
    “将军元帅的口信来了。”
    唆都抬起头问道:“史元帅攻进关中没有?让他遣一只兵马助我攻下武关。”
    信使摇头道:“元帅在黄河边遇到了李瑕如今战事僵持不下命令将军尽快攻破武关……”
    唆都倏然站起身来。
    他身材高大留着山羊胡子头发剃了大半只留下额前一团两边各一团扎成一络标准的蒙人打扮。
    他是蒙古札剌儿部人出自木华黎的部族。
    这些都是他的底气因此虽只是一路将军却也有顶撞史天泽这个统帅的胆子。
    “史元帅有七八万兵力黄河又结了冰杀过去灭了李瑕还要我攻什么武关?!”
    “唆都将军。”信使不得不加重语气提醒了唆都一句道:“宋军在黄河沿岸经营了太久建了许多壕沟堡垒又有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的火器并不是能轻易击败的。史元帅已经逼得李瑕把关中大部分兵力都拉到韩城一带防守正是南面克敌的好机会……”
    “好吧。”
    唆都当然知道史天泽是有保存实力的意思。
    讨伐李璮时唆都也领兵随史天泽围攻济南当时见史天泽就是这样用汉话说是“稳扎稳打”其实就是想赢又不想损失太大。
    这就是汉人世侯与蒙古大将的区别。
    汉人世侯是带着地盘和兵马投降的原先在金国是什么官职投降后就是什么官职仗着有点实力来讨封赏是大汗散养的狗。
    蒙古大将才是真正能勇猛作战靠战功升迁忠心耿耿于大汗的家犬。
    唆都能这么想是因为他是忽必烈的宿卫出身且还是忽必烈只是蒙古宗王时就在王府任宿卫的。
    他们这一批人才是忽必烈真正的心腹。
    这一战唆都的私心杂念比别人都小得多。
    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打下武关。
    其实他早该打下武关了蒙军十日前就开始猛攻武关但却遭到了宋军顽强的抵抗。
    那一座关城每次都看似马上要被攻破却总是在每天的太阳落山之际还屹立不倒。
    唆都思来想去终于了有了办法。
    他命人去请来了董文蔚。
    唆都是蒙古人又是宿卫出身其实与董文蔚地位相当一个是蔡州守将、一个是枣阳守将。
    事实上唆都只有勇猛之名根本还没立下多少功劳董文蔚反而已有不少功绩……
    ~~
    董文蔚是董俊次子董文炳的二弟。
    不得不说的是董俊虽然死得早却留下了很多出色的儿子或许也与董大哥的教导有关。
    董文蔚从小就持重敦厚沉默寡言不事嬉戏。
    他文武双全读书刻苦同时还善于骑射膂力绝人。
    性格上他为人谦恭与人交往不论贵贱长幼待之毫无差异。每次作揖都要正容端礼俯首几至于地徐徐起拱。
    他随忽必烈征过大理之后驻于南阳一带筑多座城池与襄阳对垒。因他对民壮体恤极得人心有善治之称。
    蒙哥汗七年塔察儿攻襄阳无功而返唯有董文蔚领兵士一夜造桥天亮渡江攻取樊城外城。
    蒙哥汗八年董文蔚随蒙哥攻钓鱼城曾亲自冒着飞石登上云梯直抵城头苦战之后虽受伤而回却已是那一战之中除汪德臣之外最勇猛的将领了。
    一句话他打仗有智略却不像史天泽那样稳扎稳打关键时是真愿意拼命。
    这次讨伐李瑕董文蔚负责的是溯汉水攻打汉中。
    依史天泽的军令正月初一总攻董文蔚当夜偷袭均州天亮时便攻下均州城。
    作为宋蒙交界之地均州城也是多次易手了。
    董文蔚遂以均州为据点迅速溯汉水而上。
    这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