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一章 元芳看人真准!(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没想到这位大将军会出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身体抽搐鲜血狂涌而出。
    这一刀下去好战的将领也愣住了几位吐蕃老将想要规劝但赤托的脖子都被砍掉一半了只能闭上嘴巴。
    勃伦赞刃擦了擦贱在手上的鲜血威严的看向另外几位吐谷浑将领:“你们还要撤退吗?”
    几人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吭声。
    勃伦赞刃弯腰割下赤托死不瞑目的头颅无比坚定的道:“我父亲赞我二哥是天生将才在我心中我二哥更是天下无敌他定下的事情只要坚定不移的执行最终获胜的必然是我们!”
    “与唐人斗下去吐蕃永不言败!”
    ……
    伏俟城外。
    大唐军营内。
    听到斥候禀告又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交锋裴行俭抚须微笑:“元芳看人真准这勃伦赞刃还真如你所言是要与我们拼到底了。”
    旁边的安元寿嗤笑道:“跟我大唐斗他们有这个实力吗?”
    以唐军如今的军备和实力一旦适应了吐谷浑这高原之地完全不怕战斗。
    虽然对方一直避免正面大规模决战都是小股部队之间的交锋但积少成多之下吐蕃军队也有了过万的伤亡而唐军的损伤连两千都不到。
    如果再算上吐谷浑羌民对于周遭两个国家的态度转变意义就太大了。
    裴行俭和安元寿都是不急不躁希望按照这个节奏进行下去。
    李彦则看着粗糙的沙盘:“我军的粮草补给这些日子似乎有些不足不能给蕃贼偷袭粮道的机会。”
    裴行俭眉头微皱:“今年关内又遭灾哪怕太子殿下早早平粜放粮各郡县还是不容乐观我大军的粮草供应确实遭到困难。”
    李彦叹了口气:“相比起来吐蕃的气候还真就不错孙波茹的大片地区都适合种植粮食这个国家能够崛起并非侥幸。”
    安元寿笑道:“那又如何噶尔家族犯我大唐自取灭亡李公和元芳此次出使居功至伟待我等收回吐谷浑之地吐蕃也是囊中之物陛下定是龙颜大悦!”
    李治悦成什么样不知道安元寿的眉眼中倒都是喜意。
    这位早在玄武门之变就立功被李世民极为信任的老将军总算得了功劳将要迈入三品紫袍的行列了。
    李彦为安元寿感到高兴却又有些疑惑:“陛下对于吐谷浑复国之事至今还没有诏书下达吗?”
    安元寿奇道:“长安确实还未有答复不过弘化公主和青海国主都在凉州只要我们拿下王城随时可以请他们入主到时吐谷浑不就复国了嘛!”
    李彦暗暗摇头。
    一个政权的统治绝不是如此简单。
    小王子的这对父母慕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统治了近二十年不说把国家治理的民不聊生吧也是怨声载道否则以吐谷浑的体量不至于被吐蕃顶着大唐的压力短短数场战役就给灭掉。
    如果不是凤雏助攻让吐谷浑人现在对于吐蕃也深恶痛绝起来这对夫妇回来统治不了几年又要被赶下台。
    想要让吐谷浑复国且成为顺服稳定的藩国大唐的支持和控制必不可少因此李彦早早上书。
    但长安那边至今渺无音讯。
    相比起安元寿是标准的武将裴行俭文武双全同样深谙治国之道也有类似的考虑:“此事确实奇怪不过我等的当务之急是拿下伏俟城清除吐蕃扶持的伪王政权!”
    李彦提议道:“裴公如果粮草不济那时机成熟就不宜拖延要做好攻城的准备了。”
    裴行俭沉吟片刻:“元芳所言有理我本想围点打援全歼蕃军却未免贪多等到粮草到了确实要准备攻城。”
    三人又商讨了一番策略李彦率先告辞出了帐篷远远就见丘英和沈巨源在说话不禁精神一振:“丘叔你来了?”
    丘英侧头笑道:“元芳我刚到巨源跟我说了你在吐蕃救了他的性命还挽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