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路,从来不是委曲求全换来的(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那些洞穴和地道留下用不了多久又会聚集出一批新的恶贼然后再出来伤害汴京的百姓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彻底消灭他们!”
    李彦道:“就跟中原王朝面对草原外敌一样昔日大唐灭东西突厥何等威风结果还是死灰复燃只要土地存在一批又一批的人都会迁徙过去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但该御敌的时候要御敌该杀贼的时候更是要杀贼!”
    公孙昭深吸一口气道:“如果这个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凶手应该已经躲入了无忧洞内我们查案的目标就应该放在找出与无忧洞勾结的高官上。”
    “找到这个人让太后和官家严惩之同时利用这个高官诱骗无忧洞的丐首出来将贼首除去此案方可了结!”
    丘仵作道:“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但很难啊……朝中到底是哪位高官敢冒大不韪与无忧洞勾结呢?”
    公孙昭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对于无忧洞来说文官应该是不想沾染这个恶名的而武人往往又没那个权力无忧洞丐首都知道靠他们成不了事情所以之前才怀疑向氏兄弟两个外戚有向太后撑腰如果推行这件事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现在将这些人一个个排除说实话他真的想不出来是谁胆大包天又无丝毫道德底线和无忧洞暗通款曲了。
    眼见毫无头绪公孙昭不由地看向那位每每所言都能发人深醒的兄长。
    李彦收到了他场内求援的目光开口道:“这等大事不能贸然下决断之前就险些污了向氏兄弟有过教训我们就得更要慎重……你其实现在应该想一想明早太后如果再招你入宫要怎么回话?”
    公孙昭闻言略加思考就回答道:“我可以告诉太后凶手的范围大致锁定在无忧洞然后隐去具体动机?我们确实也没有真凭实据目前仍然停留在推测阶段……”
    李彦颔首:“正该如此为人处事讲究方法不代表就要谎话连篇坚持自我的准则依旧能够做到这点。”
    丘仵作大是赞同这点却又担心地道:“不仅是太后我之前听刑部官员说似乎那位任正言对三郎大为厌恶要入宫弹劾你!”
    公孙昭怔了怔:“他弹劾我?如今郡王身死朝廷颜面大失任正言也该知道之前所言是有道理的不认错也就罢了怎的反过来弹劾我?”
    丘仵作十分无语:“御史言官岂会认错?三郎你这未免太高看他们的品行了!”
    李彦也没想到言官来凑热闹分析道:“或者得这么说这些御史言官总是能找出重重道理让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从不会认为自己有错自然也就没有认错这回事。”
    “昔年狄武襄被污言所害罢了枢密使官职时当时的宰相刘沆上奏认为自庆历年间台谏的言官引为朋党气焰嚣张每每听闻宰执的传言也不详加调查先弹劾再说‘专务阴私莫辩之事’加以中伤两府重臣不敢得罪言官因此言官的升官速度尤其迅速‘御史去陛下将相’连狄武襄这样的大将都被罢免相当于在削弱皇权……”
    “这番言语其实是实话但也大大得罪了言官以致于刘相公死后他的儿子都不敢为父亲请求谥号而言官盯着宰相弹劾晋升速度飞快的局面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变。”
    说到这里他看向公孙昭:“如果出于公理道义显然错在任伯雨对方身为言官本是为了劝谏官家广纳言路结果自己却做不到这点实在讽刺所以你如果想要追求公平只需要拿着案录给予反击就行。”
    “但纯粹出于官场考虑的话就要委曲求全如果让任伯雨下不了台得罪的不光是他一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可怕的群体。”
    “你准备怎么选?”
    公孙昭双拳握起想到之前所遭遇的种种挫折和近来境遇转变的对比低下头道:“林兄之意我明白我以前自恃尽忠职守却每每生出无能为力的感觉这就证明做的不对需要作出改变该退的时候还是要退一步!”
    李彦皱起眉头正色道:“不!你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