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三章 书院做题家(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班都汇聚到了一起。
    虽然学子们坐得十分拥挤但至少能看清院长走到讲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
    科学!
    学子们顿时兴奋起来甚至就连旁听的蒋敬、朱武和招募进来的五六位出身太学的讲师都目露光芒。
    科学是什么?
    很简单科举之学。
    讲白了就是教怎么考科举的。
    这并没有丢人的地方事实上每座书院都开办科学连太学都不例外。
    不然的话太学体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呢还不是想考进士想疯了?
    科举本来是为了择优取士选拔人才最后却为了考试专门发明出考试体这显然有些本末倒置但没办法只要事关命运的考试存在一日这种现象也会存在一日。
    李彦更是知道现实不是讲大道理有无数希望通过勤学苦读来改变命运的人应该教他们应对考试的办法。
    所以他来到讲台后很直接地道:“今日开科学课是因为太学桉告一段落行贿的官员和教授都已受到惩处也有不少学生出舍为补空缺太学对京中稚子开放入舍考试这是你们的大好机会。”
    太学的师资力量免费吃住的福利上舍生有直接授官的机会是目前的岁安书院远远不能及的。
    既然遇到了能入太学的机会李彦自然希望书院的稚子们抓住争取多考进去几个。
    所以他招了招手曹正和时迁一人抱着一摞册子来到学子面前挨个发放。
    前排的学子很快拿到发现是薄薄的一本封皮上写着《五年蒙试三年模拟》。
    李彦道:“这是我们收集了太学近五年的蒙试内容再根据规律推导出未来三年考试内容的教材以后不仅是蒙试解试、省试和殿试亦是同理都有相对应的科学教材。”
    稚子们听得似懂非懂先生们也觉得名字怪怪的但听上去就很厉害的样子。
    然后他们翻开眉头微皱发现难度着实不小。
    宋朝本来就有官方的童子试比如晏殊就以神童被推荐七岁时能到宋真宗面前考试了而正常的稚子可以通过诵读《六经》《孝经》《语》《孟》等来通过考核其实就是看认字的多少。
    但太学的入学蒙试还要难一些它不仅需要认字还要会写字甚至辨明字意。
    所以模拟出来的三份试卷也是类似的内容。
    在蒋敬朱武等人眼中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稚子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李彦等待学子们初步了解后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现在放下教材先看向我。”
    众人目光齐齐看去就见这位院长在黑板上写下第一行字:“先易后难。”
    “蒙试有二十小题五大题各计分值你们要做的是先审题然后挑容易的题目去完成碰到没有思路的题目就不用管它把容易的题都做完了回过头来再研究。”
    许多学子都是一怔头一次听说这种说法觉得十分新奇。
    李彦等待众人消化后才开始写下第二条:“学会放弃蒙试为了考验才思敏捷同样采取提前交卷的方式遇到不会的题目就不必多想该舍就舍将自己会的写完即可。”
    然后他写下第三条:“学会检查别的我不论《三字经》里面的拿分点不该丢。”
    最后一条:“保持心情当然这也是最难的让成年的郎君去考科举心态崩溃的都有很多何况你们这些孩子所以要的是练习做题!”
    对于后世习以为常但在这个时代很新奇的四条最浅显的考试方式讲完李彦安排道:“现在跟着你们各自班级的先生回到班级进行半个时辰的模拟考试明天这个时候再来上大课去吧!”
    蒋敬、朱武等纷纷上前领着自己班上的学子往各自的讲室而去。
    师师在外面听得津津有味见到讲室内没人来才轻灵地翻了进来想到自己是没办法考太学的有些难过但看到讲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