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奸细上钩了(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今徘回在东南沿海的倭寇恐怕有十万以上如今这座双屿港上仅两千倭寇不到剩下的那些散落在大大小小的岛屿且不说明军不强就算是无敌之师也没办法一处处清剿过来。
    胡宗宪就是为此而来:“下官以为要选择一个威胁最大的倭贼头目加以平定方能不负陛下所望!”
    李天宠沉声道:“徐海?”
    此人是目前劫掠沿海地区最严重的倭贼头目也是被百姓畏惧地称为恶蛟转世之人因为其麾下船只所过之处都是风平浪静反倒是与之匹敌的官船在海浪里掀翻了不少长此以往官军愈发不敢与之匹敌。
    然而胡宗宪却摇了摇头道出另一个熟悉的名字:“沥港汪直!”
    李天宠奇道:“汪直?你觉得此人是最大的威胁?”
    对于后世来说谈到嘉靖朝的倭寇汪直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人但在如今这一年汪直还不是东南抗倭的主要对手。
    恰恰相反他甚至主动配合官府平定了好几股烧杀掠夺的倭贼维持着沿海秩序所以不少官员为其说好话在百姓口中的名声更是不错。
    胡宗宪沉声道:“相比起徐海居无定所四处流窜汪直一直在沥港希望重现双屿港的繁华成为另一个海上行私的最大据点。”
    “这个人野心勃勃又会隐忍妥协与我大明官府周旋垄断了闽浙到倭国倭国到南洋的商路控制的船只已近两千艘直接隶属于他的百姓多达十万人。”
    “倭国对外的贸易更是被他几乎垄断不少大名甚至对其送礼上贡丝毫不敢怠慢俨然将之当成强大君王对待如何不是最大的威胁呢?”
    李天宠听得面色剧变:“此言当真?”
    胡宗宪不好说这些情报是朝鲜商人提供但先生既然如此笃定他也毫不迟疑地点头:“八九不离十!”
    李天宠想到明军的战斗力第一个念头是:“能否安抚?”
    胡宗宪道:“朝廷想要安抚汪直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开海禁。”
    李天宠摇头:“绝无可能因为一商贾而开海禁!”
    胡宗宪接着道:“确实不行海禁一开汪直就是最大的海商并且光明正大地成为海洋上的霸主到那个时候朝廷的船只同行恐怕都要仰此人鼻息!”
    “关键是相比起其他海上盗匪汪直与倭国的联系太紧密了我们就算现在容忍此次神道复苏的事情此人也可能与倭人勾结若是真的影响了大局后悔也来不及了!”
    最后一句让李天宠神情严峻起来:“既如此扫荡周边调查汪直稍有异动立刻进攻沥港!”
    ……
    “汪直是心腹大患此次未雨绸缪若能将这个祸端平复哪怕无法彻底剿灭倭寇也能让倭情大为减缓。”
    听了乘船而来的徐渭传话李彦点头。
    胡宗宪做得不错虽非抗倭统帅却能定下正确的战略目标。
    如今的汪直还没有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皮忽商忽匪甚至帮着朝廷杀倭寇目的就是一家独大积蓄力量最终要挟官府开港通市。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中国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漩涡里原定的朝贡政策根本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贸易增长海禁政策是应该开放的。
    但开海禁归开海禁正如之前李彦所言那至少要等到将现在的倭寇平定更不能被海商逼着开。
    汪直就是险些成为海洋霸主的海商此人后来是开国为宋自称徽王的“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国号宋自号徽结局也是投降赵佶表示老弟你学谁呢?
    当然单就能力而言赵佶是继承赵宋皇位最后靖康之耻汪直则是白手起家创建偌大的家业日本人更是到后世都立凋像感激他其历史记录也是多有偏向真假难辨……
    徐渭自然不知道区区一个海盗还能有如此能耐倒是关心修行之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