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五章 察访(第1/2页)  封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陈庆正途经太原他是前往大同府巡视防御顺便视察太原陪同陈庆访问官员是河东兵马使、都统制牛皋、以及太原知府曹德。
    曹德原本是演武堂教谕也就是军校校长因为原太原知府兼河东路尚书行台长史张纯孝重病缠身辞官回乡后陈庆便任命曹德出任太原知府。
    曹德是大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后人在仁宗年间曹家又因为曹皇后的缘故成为大宋重要的外戚在大宋威望很高不过南宋建立后这些从前的外戚并不受新天子赵构的重视。
    曹德是曹家嫡子原本是刘光世手下重要将领刘光世在淮北几次惨败他有韦太后庇护没有被追责追责的板子最后却打在曹德身上从统制官降为统领并剥夺了他的爵位。
    曹德深感不公一怒之下前往京兆投靠了陈庆得到陈庆的重用先后出任兰州兵马使、凉州制置使后来又转为文官筹建并出任演武堂教谕这次陈庆更是提升他为太原知府兼河东路转运使并封其为高平郡公这虽然是一种笼络但更多却是对他的信任。
    至于河东路尚书行台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处于被取消的状态尚书行台原本是距离统治中心太远交通和通讯不便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行政措施为内政堂的外派机构内政堂先后在四川路、河东路、荆湖南路、河南路以及灵夏路设立了尚书行台。
    但随着京兆执政能力不断加强政务、财税、监察等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大行台尚书也渐渐要被取消了率先取消的是灵夏路尚书行台那里只需要设立灵州府和夏州府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多一层尚书行台。
    其次就是河东路河东路距离京兆也比较近甚至《京报》也开始在河东路发行只比京兆晚两天河东府距离京兆甚至比距离太原还要近。
    所以当内政堂的政令只需两天就能送到河东路之时取消河东路尚书行台就势在必行了。
    但河东路尚书行台取消需要一个契机张纯孝的病退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内政堂没有任命新的尚书行台长史副使韩峤也调去出任汉中知府其他监察、财税、转运都隶属于京兆各署河东路尚书行台也就徒有其名。
    有点扯远了转回来。
    陈庆来到县城东城门旁的一户人家这是一户北归人北归人是太原本地人和官府的一种称呼就是指金国释放回来的被掳汉人很多是外戚、官员、侍卫、宫女、工匠等等因为当时河南路还在金国手中而释放之地正好在太原府加上太原城人口不足所以陈庆便将金国释放的被掳之人安置在太原城内。
    陈庆视察的这户人家姓张男主人是礼部郎中张郜的儿子叫做张纯他被掳去金国时只有十几岁父母都因为无法适应辽东严寒天气在五国城呆了几年便就去世了。
    张纯也在二十岁那年娶了一名孤身的宫女为妻两人相依为命生下一个儿子叫做张思南。
    在川陕宣抚使司和金国达成交换协议后五万余名幸存的汉人被释放回大宋张纯一家也在其中陈庆特别关照这些被释放的汉人责令太原府解决他们的居住和生活问题。
    张纯一家便分到了这座占地半亩的小院每月得到一贯钱的补足还得到三张羊皮。
    很快张纯便在县学堂找到一份教书先生的职务一个月挣三贯钱他妻子针线活不错也接了一些缝制军鞋军袜的活计每月也能挣一贯三百文钱家里虽然谈不上富裕一家人也能其乐融融生活下去了
    陈庆的到来让张纯有点手足无措好在亲兵护卫和大群官员都在外面陈庆只有牛皋和曹德陪同他们也不进屋就坐在院子里。
    陈庆打量一下院子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一处角落里搭着葡萄架葡萄藤爬了架子下面是一副石桌和石凳张纯不愧是文人子弟骨子里还透着文雅之气。
    张纯见陈庆对石桌感兴趣不好意思笑道:“这是小人从旧物市场买来的只花了五十文钱加上雇车三十文一共花了八十文钱估计是哪个大户人家的金兵也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