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0章 简单的知识,规模化运用(第1/4页)  出笼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主世界科学初诞时代排枪枪毙战术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为经典的战术。
    密集阵列的排队进攻在蓝色星球上打下了足足3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使用这种战术需要对排枪战术进行正确理解。
    首先密集阵列并不是弥补滑膛枪的命中率低下事实上松散队列更适合火力持续输出。密集阵列在对射中更容易遭受实心炮弹以及子弹的攻击。
    密集队列是为了冲击和反冲击。
    地球所有时期战术发展所遵循的定理:
    都是快速集中挪动到战场局部以多打少先击溃敌人一部分赢取时间然后调转头来再打另一部分。
    龙虾军排成密集队列目的在于组成优势兵力快速的贴近对方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惜承受一部分火力抵达敌人松散队列正前形成多打少的优势一举击溃对方阵列一部分。然后刺刀进行突击骑兵两面包抄使得对手整体崩溃。
    当然这个任务让骑兵来做更好如果步兵阵列在对射过程中失去士气组织不能及时变阵密集骑兵一波就能冲破。
    事实上在排枪枪毙的时代所有主帅都要灵活指挥骑兵随时冲锋甚至做出冲锋的姿态迫使对方步兵结阵无法发挥最大的火力优势。
    到了拿破仑时代建立起完善的士官晋升制度军团积极性组织性的跨时代提升让步兵阵列从松散到密集的变阵速度极快。而且骑兵和火炮的运用也是一流的。
    与之相对的欧罗巴封建主们的火枪部队被逼迫的只能呆板的维持密集阵法。让拿破仑的火炮拿到了最多的人头。
    一直到一战之前
    欧洲列强对兵团素质的要求都还是组成密集冲锋队列扛着敌人火力突穿对方的侧翼。——直到堑壕上出现了几百米几十米间隔摆放的重机枪。人肉进攻面对钢铁暴雨头破血流。欧洲人才觉得硬冲不行得火力掩护。
    当然快速列队仍然没有淘汰当坦克出现后步兵以密集队列跟随坦克快速突进步坦战术很快就被英国佬们用在突破堑壕上。
    后来呢机械发展让坦克越来越快步兵和坦克脱节了必须摩托化甚至全机械化装甲车来运兵每辆车都有电台。聚散定理就是由信息化集成水平来决定。
    现在在星辉半岛上海族人没有机枪它们的主力魔法输出部队还在后方的本阵中待着没有伴随冲锋部队前进。
    海族的指挥和战场实际情况脱节。——事实上海族现在的部落体质也无法做出有效指挥。
    所以北方领地的火枪团在突击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阻碍顺利的占领了海族第一批冲击波次的侧后立刻举起了滑膛枪开始了无情的输出。
    与民兵的左轮枪械相比这是正规的步枪弹采用20毫米口径的黄铜子弹。
    弹丸威力是突破二环的也就是出膛速度三百五十米。
    戴着防毒面具(防火元素散逸)的火枪手们开始了排枪射击。
    子弹迅速飞越了两百米重弹头让一片片在阵地前的海族被收割了一波。这里没有子弹射击精度的问题海族的近战兵种是以密集姿态进行冲击可不是什么三三制。
    随着接连不断的排枪打击十轮齐射后效果拔群海族第一波前锋肉眼可见的少了一大半尤其是领导海兽冲锋的娜迦已经全部被打倒开始了溃散。
    长线的松散阵列从开火到战斗不足七分钟战场就出现了决定性的成果。
    而在壁垒中的民兵们在看到了海族被己方腹背受敌后一下子就溃散欢呼起来。
    而壁垒前闸门打开后全身防护穿戴整齐端着刺刀的民兵团们开始冲出来解决最后的残余敌人。
    而就在这个时候海族的海螺再度响起。
    准备救援海族前阵的部队出发了只是海族指挥官做出这个决定时已经晚了此时前阵列的海族已经被打没了。
    而北方领这边将背后交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