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不仅造反,还称帝了(第2/4页)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臣遵旨。”
    蒋瓛恭敬的回道然后对朱英行礼后说道:“长孙殿下这田九成之所以现在就行你造反之事确实是跟殿下有很大的干系。”
    “根据锦衣卫传来的情报在此之前虽然田九成等人和蒙古人有很密切的往来但暂时没有造反的打算。”
    “因为那边过于偏远朝廷这边也很难顾忌到加上土著众多便也一直没有整治。”
    “而这次的造反便就是因为殿下此次对苏、松地区治安厅的安排让田九成等人或者说田九成背后的密谋者们感受到了危机。”
    “田九成在这些幕后之人的催促下这才会急忙造反。”
    听到蒋瓛的解释朱英也明白了很多。
    其实抛开规模不谈像是农民起义这种从洪武元年至今大小已经有数十次之多。
    上一次大规模的起义造反还是在洪武十六年的时候。
    江西龙泉、永新山民聚众反明其首领自称“顺天王”。
    都指挥同知戴宗仁率兵镇压失利。
    朱元璋即命申国公邓镇为镇南将军临江侯陈镛、济宁侯顾敬为左、右副将军率十万军兵进击。
    明军人多势众很快击败起事者俘其众无数平息两地起事。
    像这般大的规模造反一般部署在各地的锦衣卫很早就盯上了所以大明才能迅速的得到极为具体的情报。
    而田九成这里倒算是个突发事件。
    朱英皱眉道:“没可能呀若是蒙古那边江南地区的治安厅他们怎能这般快得到消息。”
    “再者说了即便是蒙古人得到这消息也绝对不会清楚其中利害从而如此果断且目前也只有江南地区才有安排。”
    “看来在这幕后绝不仅仅是只有蒙古人作祟且还有大明内部的人在帮忙传递消息甚至是参与其中。”
    “这些人照孙儿看来很大可能和江南地区的人有关也只能是江南地区。”
    朱英一边说一边分析道。
    不管江南地区如何但终归算得上是目前大明最出人才的地方。
    朱英从来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低估古人的智慧自己的治安厅策略下去后定然会有聪慧之人分析推测往后的各个可能。
    当这个可能被他们推导出后必然就会引起警觉和反抗的对策。
    所以老爷子才会说他们的突然造反和自己脱不开干系。
    朱元璋听着朱英的分析心里头都已经有些震惊了。
    仅仅只是通过只言片语的线索大孙几乎已经将整个事情的前后关系快要都完全的梳理清楚了。
    朱元璋看蒋瓛轻轻点头示意。
    得到陛下意会的蒋瓛再次说道:“殿下真是聪慧若不是臣看了奏报是绝对想不到这么多也这般你全面。”
    “正如殿下所说这幕后主使者不仅仅是蒙古人还跟江南地区的大商人大地主有着很深的勾连。”
    “这田九成之所以敢直接称帝一则是有蒙古人提供的战马甚至还有火器等物。”
    “而在钱财上田九成也并不稀缺很多江南地区的富绅对其大力支持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统统给送了过去。”
    “其中还有大量的粮食所以田九成才会有这个胆子直接冲击陕川边关要地。”
    “那些江南地区的诸多人员很早前就被我们锦衣卫关注到了只是幕后之人小心得很弟兄们查到的都是一些表象功夫。”
    “还未等钓到大鱼没成想就直接行造反之事了。”
    蒋瓛的话让朱英知晓锦衣卫在大明全国各地都有很深的情报组织机构大部分的地方官员都处于锦衣卫的监视之下。
    也难怪早些年朱元璋处死大量的贪官很多地方天高皇帝远的也依然没有逃过。
    这其中锦衣卫定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朱元璋此时说道:“目前这些匪徒已经成事倒也不是很好打了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