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
朱英软硬兼施下茶多终究还是妥协了。
这个结果是已经注定的大明这边若是真的去攻打占城国那可就不是说让一国的事情了。
指不定到时候还要来一堆的皇亲过来抢地盘。
做完了思想斗争后茶多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而后道;“臣听从太孙殿下的安排。”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了朱英立即命人起草送往占城的国书。
国书上有两段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是一个用汉字书写一方用南天竺文字。
南天竹文字这边自然是由茶多负责书写翻译。
在写完之后会加盖上茶多占城使臣的印信。
拿着这东西朱英便就去请老爷子盖章。
朱元章看着国书上的内容笑骂道:“你这小子咋还干起了巧取豪夺的事情来那占城王当然就会因为这封国书乖乖的把一国让出来给允炆当藩地?”
“况且你这国书上还写着用十万白银去换取日丽国咱对于占城也是有几分了解的麾下十五国中也就旧州、乌丽、日丽、乌马、拔弄几个地方还算是不错。”
“莫说是十万白银了便就是五十万百万两能够不动兵戈的把日丽给换过来那都是咱们得了大便宜。”
朱英笑着说道:“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
“孙儿对于占城可是打探了很多年这占城王虽说是通过一些手段上了王位可实际上就是一个草包。”
“除了笃信佛教每天礼佛对于国内的一些事情几乎可以说是不管不问。”
“安南都那么个情况了国内是一片混乱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占城有所压制便就是得益于现在的占城王。”
“孙儿在送信去给占城王的时候顺带还会给安南那边送个信让咱们驻守在安南的五万精锐拉个两三万到期边境转悠转悠给点压力。”
“于占城王室那边孙儿也收买了一些官员许之以重利想来他们肯定会为此愿意同意这事。”
“爷爷是不知道目前占城的那些官员一个个最为贪财收买起来完全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听着大孙如此说朱元章笑着把玉玺接过来而后按在国书之上。
“好咱便就看看大孙是如何这般轻易的取得占城一国。”
“不过丑话咱先是说在前头真要那边不同意的话再度举兵攻打占城可就没那般简单了得好生谋划一番才行。”
“如今咱们大明对外四处征战对于其他小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若是动手太多且不能取得好处容易激发其众多小国联合抵制咱们。”
朱元章这话也是有所顾虑。
在最近的两年里大明频繁动军打了倭国又在草原上干仗。
去年年底云南那边也打了一仗。
虽说都是胜利不存在吃亏但是因为新藩王制度的关系这让周边国家都有些心神不宁。
生怕哪天就给安插了一个藩地。
这对于如今大明的稳定有所影响。
而多线对军本来就是一个忌讳容易导致整个大明的动荡。
朱英笑着说道;“孙儿自是明白还请爷爷放心孙儿自当会让占城王同意此事。”
“只要没动兵那么其他小国自然就不会把这事太过于放心上。”
“再说占城这个地方不同于倭国实打实的是在史记上写着于汉朝就是我中原王朝之郡县曾经的占城王那可是叛国杀了县令这才有如今的占城。”
“于大义上咱们可是在理的。”
朱元章微微颔首。
这事其实说起来是这么一个道理但其实占城已然是独立多年。
东汉末年到现在已有千年之久。
用千年前的事情来说现在的事情这就显得有些难为了。
不过道理摆在这里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个名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