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改良冶炼(第1/2页)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改良冶炼
    “殿下,喝茶。“
    兵仗司署衙,赵煦和王应相谈热烈。
    他问了王应诸多大颂民间的技艺,王应俱都对答如流。
    两人越谈越投机,几乎忘了旁人。
    刘福酸的冒水,燕王对他可从来没这么激动过。
    心里有些淡淡的忧伤,他奉上茶水展示自己的存在。
    “刘福,这次做的不错,回去本王赏你。”端起茶杯,赵煦给了刘福一个赞赏的眼神。
    对他而言,专业的事最好有专业的人来干。
    在古代识字率很低,而识字又会搞技术的人几乎凤毛麟角。
    王应虽说不是科学家样的人物,但他至少对技术不排斥,对技术也很重视。
    而这担任兵仗司的主事就足够了。
    刘福失宠的感觉立刻飞出云外。
    他嬉笑道:“殿下之急便是下官之急,王应能让殿下喜欢,下官荣幸之极。”
    王应望向刘福,眼中有感激。
    如果不是他,自己现在估计还是流浪市井,哪能在不惑之年遇到和自己志趣相同的燕王。
    赵煦点了点头,喝了茶又去兵仗司内转了转。
    王应和刘福在旁介绍着情况。
    燕郡兵仗司占据一坊之地。
    这个坊是大颂城池内的标准区域。
    如果说城池像个棋盘,那么这个坊就是棋盘上的方格。
    方格内或是民宅,或是商业,官署,兵仗司亦是如此。
    “目前兵仗司内共计又匠人五百,铁匠,木匠,泥匠等齐备,殿下需要什么,现在便可打造……”王应如数家珍,将兵仗司的家底透露出来。
    赵煦大喜。
    他拿下兵仗司的目的就是其中的匠人。
    有了他们,自己脑子里的技术优势发挥便能发挥出来。
    一旦有了技术优势,他就弥补当前的不利局面,稳坐钓鱼台。
    “自今日起,兵仗司的匠人不得外出,今后本王教给你每一项技术都会及其重要。”大概巡视了遍兵仗司,众人回到兵仗司署衙。
    令刘福等人在外等候,赵煦吩咐王应。
    “是,殿下。”王应心里一沉。
    从赵煦严肃的表情,他能体会出燕王的认真。
    赵煦这时拿起书案上的笔,对王应道:“大颂当前炼铁的技艺十分落后,本王教一个法子,你即刻施行。”
    从他了解的。
    大颂当前炼铁炼钢的技艺都不行。
    炼铁基本就是硬烧,烧出来的就是一团发红的铁疙瘩。
    然后再将这些铁疙瘩反复捶打,或成熟铁,或成钢。
    当然,这样打造出来的武器也是可以的。
    但问题就在于效率低下。
    且这种百炼成钢的武器盔甲一般也是将领专属。
    普通士兵用的还是低劣的钢铁。
    这也是他从常威口中了解到的。
    所以,如果他要武装自己的亲军,改良钢铁冶炼水平势在必行。
    只有钢铁的质量和数量都上来,下一步他才能做更多的事。
    包括逐渐在燕郡实现工业萌芽,再逐步发展。
    毕竟,和北狄西凉同处一个水平也不是不能取胜。
    但取胜的代价过高。
    既然他掌握技术优势,为什么不能用技术让代价小些呢?
    “高炉?”
    赵煦又写又画的时候,王应一直伸头看。
    此时,白色的纸上有了两个塔装的建筑。
    在建筑里赵煦又用不同的图案标注不同的材料。
    一刻钟的时间,赵煦撂下笔,问道:“有不懂的吗?”
    “这是炼铁之法,只是这焦炭是何物?石灰又是何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