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敢和康熙顶牛(第2/3页)  骗了康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生嫡子。”
    得了康熙一锤定音派了玉柱出典广东乡试。
    出任广东乡试的正主考玉柱肯定是够资格的。
    按照朝廷的惯例出典乡试的主考官可以是七品官也可以二品官这个没啥限制。
    但是乡试主考官和副主考都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詹科道官。
    前科状元现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直南书房日讲起居注官侍经筵。
    嗨这一系列耀眼的翰苑头衔让玉柱压根就没有理由拒绝康熙的要求。
    玉柱前脚刚刚到家魏珠后脚就追来了。
    摆好香案后魏珠宣了旨意。
    “内阁奉上谕翰林院侍读学士玉柱著钦差出典广东乡试授正主考钦此!”
    “臣玉柱领旨谢恩。”
    玉柱接了旨意后不露痕迹的冲着吴江使了个眼色吴江随即出了门。
    “有劳魏大人了。”玉柱请魏珠坐了上座他打横坐着相陪。
    这时吴江哈着腰捧着茶盘进来了。借着上茶收托盘的机会吴江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顺手塞进了魏珠的马蹄袖内。
    塞银子的力量是无穷滴!
    魏珠摸了把银票就知道两千两到手了。
    “下官不能坐太久了免得耽误了去张衡臣的府上传旨。”
    魏珠这么一说玉柱马上就明白了本次广东乡试的副主考便是张廷玉了。
    张廷玉在南书房里待了好几年现在被老皇帝派了学差。很显然表现不错获得了皇帝的青睐眼看要大用了。
    在大清出典乡试的学差都属于油水很足的优差令穷翰林官们羡慕眼热不已。
    比如说汤炳他此前官运不佳一直原地踏步。
    但是因为出过好几次学差有不少门生逢年过节的孝敬着汤家其实并不穷。
    翰林有红和黑之分有无入直过南书房以及出没出过学差便是其中的最大分水岭。
    通俗的说只要出过几次学差哪怕官运再不济有京里的门生照应着也可以过得比较滋润。
    玉柱的家底异常之殷实他并不在乎门生们的银钱礼敬。
    但是十七岁的正主考桂榜公布之日好几百广东的举子便成了他的门生。
    现在还看不出啥来等十多年后玉柱身居高位掌握一定的大权之后那就了不得了。
    到那时柱公登高一呼门生们只要不傻必会追随于他的麾下。
    张廷玉出过很多次学差等他成为和鄂尔泰鼎立的军机大臣之后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势大难制矣。
    乾隆登基之初对张党和鄂党都异常之头疼。
    忍了十几年直到张衡臣因年老致仕之前乾隆才敢找了个异常蹩脚的借口恶狠狠的对他下手了。
    按照惯例各省的乡试正副主考接旨的第二天上午都要去午门外接正式的大诏。
    国家抡才大典不容儿戏必须要有庄重的仪式感。
    只是玉柱的心里有事等不到第二天上午了便坐轿出门递牌子进了乾清宫。
    康熙肯定是猜到了玉柱想说啥就故意把他晾在了宫门外。
    等玉柱在乾清宫的台阶下站足了一个时辰之后老皇帝才勉强召见了他。
    “老爷子……”玉柱刚想套近乎康熙便闷哼道“君臣奏对休得造次。”
    在正式的君臣奏对之时挨了皇帝训斥玉柱赶紧摘了顶戴叩首请罪。
    “臣有罪请皇上重重的责罚。”
    一旁的魏珠急得直冒冷汗恨不得没在现场。
    瞧着玉柱平时挺机灵的今儿个这是脑子进水了么?万岁爷故意不见他他却偏要和万岁爷顶牛?
    魏珠看得很清楚万岁爷语气不善玉柱就应该磕头之后赶紧的退下了呀。
    可是今天的玉柱脑袋仿佛被驴踢了一般不仅不走还偏要请哪门子的罪呀?
    “你长能耐了呀竟敢逼朕破例?”康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