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9章 中堂听政(第2/3页)  骗了康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万没有想到啊昔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今有玔卿位列相国之班英雄固然出于少年啊。”
    “座师大人当面门生安敢以相国自居?”玉柱长揖行礼对李光地格外的尊敬。
    这年头极其讲究尊师重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乃是古训也!
    李光地满意的看着玉柱轻声笑道:“玔卿且随老夫一起入宫吧?”
    玉柱心想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下他和李光地走到一起老皇帝会怎么看他?
    “多谢座师大人的抬举门生还是随后入宫吧?”玉柱再次长揖到地。
    李光地深深的看了眼玉柱嗯打了天大的胜仗却知道收敛绝不敢放肆当年他没有看走眼呐!
    等李光地的身影消失在了东华门里玉柱这才重新迈开四方步朝着宫门前走去。
    “请玉中堂大安!”
    “拜见玉相国。”
    以前经常有人称玉柱为“小中堂”那不过是讨好性质的尊称罢了。
    如今的玉柱却已是货真价实的中堂大人了。
    康熙朝的南书房顶多是个顾问咨询机构毕竟不是雍正朝的军机处内阁依旧掌握了极大的权势。
    尤其是玉柱还兼任着户部尚书更是实权在握的大学士。
    进宫之后玉柱打破了常规并没有去拜见其余的几位大学士而是径直来到了协和门的南侧也就是他的地盘东阁。
    协和门前明和顺治朝前期称为左顺门。
    因三大殿失火殃及了左顺门也跟着烧了个精光。等重建之时顺治帝索性将左顺门改为协和门。
    前明嘉靖朝初年因为大礼议之争闹出了“血溅左顺门”的大事件。
    “中堂玉大人到!”
    “中堂玉大人到!”
    守门的侍卫隔着老远看见玉柱来了随即大声通禀了进去。
    一时间阁内办公的官员们纷纷跑了出来毕恭毕敬的迎接顶头上司的到来。
    “请玉中堂大安。”
    “拜见中堂玉大人。”
    “叩见中堂大人。”
    在本朝虽然亲王礼绝百僚但是中堂毕竟更有实权。
    这年头掌握了实权的才是真正的大爷。
    “罢了。”玉柱含笑摆手叫大家都起来了。
    东阁内玉柱有专用的公事厅这就比南书房强得多了。
    已经升任内阁侍读学士的文德纳亲自替玉柱沏好了茶捧到了他的手边。
    “中堂请用茶。”文德纳一直是玉柱的贴身大秘他的称呼又和旁人迥然不同了。
    文德纳嘴里的中堂故意没带姓于亲切之中带着浓浓的尊重之意。
    玉柱接过茶盏小饮了一口信口问文德纳:“今日有何日程?”
    文德纳哈着腰小声说:“回中堂乾清宫里已经传下话来命中堂您参与每日的御门听政。”
    “哦知道了。”玉柱看了看室内的座钟嗯时辰尚早不急。
    明朝的内阁厉害之处就在于阁臣们先看奏折再写票拟递给皇帝处置。
    大明的皇帝除了朱重八的精力格外旺盛之外大多不堪批阅奏折的重负所以让司礼监代行了批红的皇权。
    清军入关后多尔衮没死之前他就是大清朝实质上的皇帝兼首相大权一人独揽。
    顺治亲政后一直和议政处也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做斗争。
    到了本朝自从南书房设立之后内阁、南书房一起分薄了议政处的实权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说白了康熙朝的相权已经一分为了三。
    但是内阁的大学士依旧掌握着票拟的实权。只不过恰好和明朝反了过来皇帝先看各地的奏折再酌情交给内阁去票拟。
    不过玉柱并不在乎内阁有无实权。反正吧他在内阁其实就是混日子的。
    尼玛不到三十岁的宰相若是在内阁里抓权的话将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