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好大一个坑!(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某一段时间晋君午与赵鞅显得很是亲密无间。
    当时赵鞅明确表态会协助晋君午壮大公族再加强属于一国之君的权威。
    而赵鞅推出的种种政策包括做的一些事情确确实实是对晋君午有利有了来自晋君午的支持才让赵鞅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担任“元戎”的智跞。
    而背离了卿位家族的赵鞅其实是一个二五仔考虑到当时晋国的国际局势不妙其余诸“卿”中的韩不信和魏侈认为加强国君权威或许不错觉得跟着赵鞅尝试一下也无不可。
    赵鞅与晋君午的相处方式发生改变是在范氏、中行氏被认定为造反之后不好说是赵鞅撕破了伪装还是晋君午索求太多导致赵鞅改弦更张。
    说白了赵鞅先是赵氏的主人随后才是晋君午的臣子中央的权威无法达到鼎盛时一家之主首先要保证的是家族的利益家族利益有了保障才会兼顾到国家利益并且国君的利益不等同于国家的利益。
    有点像是绕口令然而所谓的“家国天下”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当家族利益与国君的利益起了冲突别说是没有国家的概念哪怕是国家概念已经得到普及多少家族愿意为了国家而舍弃自身利益乃至于是破家为国呢?
    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其实能经常看到升斗小民为了国家而去抛头颅洒热血偶尔有贵族、世家、门阀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破家为国则必定会被大书特写。
    本着越是缺什么就更补什么的道理只能说:懂的都懂啊!
    总的来说晋国当前的局面又有变化晋君午肯定还是坚持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威和权柄赵鞅或许不是之前的赵鞅了。
    晋君午分别看了一眼魏侈和韩不信目光停在魏侈身上心想:“韩氏是赵氏的跟屁虫韩不信不会也不敢跟赵鞅对着干。魏氏魏侈会跟赵鞅对着干吗?”
    之前是智氏跟赵氏在狐氏要不要回国并拥有卿位进行角逐魏氏是作为中立派的角色。
    那是智跞跟魏侈商量好的角色分工。
    现在智跞已经死了看就看魏侈有没有那个胆量站出来跟赵鞅对着干。
    “寡人以为中军、上军不足维持霸业四‘军’为佳三‘军’亦可。”晋君午率先打破了沉默。
    韩不信苦笑说道:“君上二‘军’亦难何乎四‘军’。”
    所以韩不信现在是赵鞅的排头兵专门干一些拆国君台的事情?
    不过韩不信说的话某种程度上是晋国的现实国情。
    晋国在晋悼公时期公族得到了小小的壮大好些中小贵族也有机会蹿了起来以公族和众多中小贵族联合起来平衡了卿位家族。
    可是随后在晋昭公和晋顷公两代公族可能是自己没用也是卿位家族能人辈出反正公族又衰弱了下去尤其是晋顷公这一代的公族过得最凄惨。
    同时晋昭公和晋顷公的两个时代晋国内部的大鱼吃小鱼现象非常严重相当数量的中小贵族不是被兼并就是灭亡更多的中小贵族则是成了卿位家族的附庸。
    用一种最鲜明的说法晋国的国君虽然是一国之君问题跟卿位家族是一种对立。公族是国君能不能说话和敢不敢说话的底气中小贵族则是国君用来尽可能制衡卿位家族的工具。
    公族衰弱下去会让国君说话的底气不足。
    中小贵族以单个家族实力很弱小多了又能得到整合国君还是能够以他们为支点达到某些目标。
    所以一旦公族和中小贵族彻底不行之后晋国的国君就会遭遇跟周天子一样的境况坐得高高在上又怎么样说的话已经不管用了!
    现在的晋国独立自主的中小贵族数量已经不多他们的实力跟卿位家族对比起来也是很一言难尽。
    说通透点晋悼公的时代尽管卿位家族非常强大还是有一些中等家族跟卿位家族在实力上的差距没有太夸张两三家中等贵族联合起来还是能够在实力上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