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楚国?可以是晋国的挚爱亲朋啊!(第2/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么文种来晋国是使节团的差事还是纯粹想来就地看看晋国的现状?
    这位越国的大臣他其实也是楚国人并且还出生在楚国的都城“郢”。
    文种投奔勾践的时间比范蠡早得多相传正是文种向勾践推荐了范蠡。
    晋国现在是个什么状况?从整体局势来说处在虚弱的阶段。
    毕竟晋国内战打得很凶范氏以及中行氏遭到除名只是一个缩影好些中小贵族也在内战中消失了。
    内战这种玩意打起来折损的都是内部的力量有些家族可能会肥一波国家的整体实力不遭到削弱就怪了。
    晋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其他诸侯也是内部纷争不止造成的现象是不单单晋国遭到削弱大家几乎就是个半斤八两的局面。
    智氏的各项发展比较不错鞭策魏氏、韩氏、狐氏、赵氏和钟氏的决策层不得不绞尽脑汁谋求发展带动的是晋国在复苏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如果文种先去晋国的南部熘达以魏氏还在消化得自范氏的城邑超大概率看到的会是一种死气沉沉的现状。
    晋国南部用死气沉沉来形容对国家是坏事对于魏氏来说则是好事了。说明魏氏成功约束了当地创造了更好的管控环境便于清除一些顽固份子相关的各种统计也能更加便利。
    子贡又提到了楚国讨伐陈国的事情着重描述白公胜对郑国的仇恨。
    前些年楚昭王薨逝在了出征状态尽管死前召集大臣托付后事还是让楚国在他死后爆发了大乱。
    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太子建不知道怎么想的眼见失去储君的位置选择逃向郑国。
    更加令人诧异的是郑国杀死了前来寻求庇护的太子建并且没有给楚国一个满意的交代。
    太子建有一个儿子叫胜得知父亲失去储君的位置跟随一同逃亡郑国亲眼见证郑人杀死父亲。
    这位胜就是白公胜他后来再次逃亡跑到了吴国。
    现任的楚君章是在群臣的拥护下成为一国之君多次召唤白公胜归国屡屡遭到拒绝。
    白公胜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他想要讨伐郑国为父报仇楚君章和群臣则是认为楚国当下不适合与郑国交恶乃至于楚国有必要与郑国盟好。跟郑国有杀父之仇的白公胜怎么会愿意回到楚国为楚国效力呢?
    历史上白公胜是被子西……也就是公子申骗回国。
    子西担任楚国的令尹为了将白公胜骗回国假意答应愿意让白公胜率军讨伐郑国将白公胜骗回国之后却是一再找理由推脱甚至到后面明明白白告诉白公胜就是骗人的。
    所以了历史上遭到欺骗的白公胜最后杀死了子西又让楚国乱了一次。
    而在智瑶的这个历史版本子西一样告诉白公胜愿意出兵讨伐郑国并且楚国也真的讨伐了郑国。
    以楚国当前的局势去看白公胜显然愿意效忠楚君章对子西也有感恩之心好多东西就是变得跟原历史不一样了。
    智瑶心想:“楚国讨伐郑国不会只是因为想让白公胜心服得到一名战将。”
    说起来也是搞笑白公胜能征善战并不是在楚国得到发挥等去了吴国率军作战才展现出高超的统兵才能。
    楚国现在很缺能统兵作战的人尤其是公族出身这一关键但是为了白公胜就攻打郑国下的血本有点大了。
    想了一圈的智瑶很快得到答桉。
    晋国的内战结束得太早没有给干涉的列国占到便宜相反干涉晋国内战的诸侯一个个得到清算。
    “他们很清楚晋国不会放过郑国楚国现在最大的威胁是吴国我上次又对楚国释放了一些善意……”智瑶觉得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搞清楚一些关键之后智瑶前去找到智申聊了聊攻打郑国的可能性。
    “为何伐郑?”智申问道。
    不是说好了尽可能地休养生息的吗?
    智瑶解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