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6章:公私兼顾(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趁着别人喜悦时提出一些请求的确是更容易得到应允。一般想要成就什么事情以这样的行事方针自然是无错的。
    不过上述情况不是出现在晚辈对待长辈便是地位差距太大时的一种处事手段就事论事就是一种小心机。
    在随后也就是赵伯鲁和赵毋恤离去智申压根没跟智瑶提起决定借粮给赵氏的事情还是隔一段智瑶在审阅家族支出时才看到相关记录。
    智瑶虽然是一个很有控制欲望的人不能忘记真正家主是谁肯定也就不能因为粮食的减少刻意找智申问询。
    “乃是借予赵氏。”博览道给出了答桉。
    关于赵氏频繁向韩氏借粮的事情很早之前智瑶就知道了。
    至于赵氏找智氏借粮?智瑶肯定也是知情向智申提了一嘴智氏需要储备大量粮食才有了后面智申面对赵伯鲁借粮的踟躇不决。
    按照道理来说智氏知道赵氏有困难帮一把是应该的。谁让两家是联姻的关系对吧?
    然而有句话叫“救急不救穷”啊。
    看一看韩氏面对的尴尬局面借给赵氏一次粮食往后的两年多就是一借再借有点被当成提款机搞到韩不信最后干脆拒绝赵氏的再一次借粮可算是将那种索求给阻挡了下来。
    能让韩氏受不了不止是借给赵氏的粮食太多主要还是不知道需要帮到什么时候能够帮得了一时不要搞到帮了一世!
    其实只要赵氏能把“晋阳”北边给开发出来也就是后世太原的那边开垦出来他们能够缓解收支平衡应该也能慢慢把欠粮给还上?
    赵氏的确也在开垦太原比原历史上可是提早了将近百年。这是他们封地大大缩减属于被逼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
    “二千石?”智瑶略略思索了一下觉得智申这是把自家储备粮食的零头给借出去了。
    这么做的智申肯定是没有忘记智瑶的嘱托智氏未来还有第二个五年计划再来是训练新军以及每年的用兵对粮食的消耗。
    从这里智瑶笃定一件事情不管赵伯鲁愿意或不愿意会有赵毋恤劝导赵伯鲁继续找智氏借粮乃至于赵毋恤绕过赵伯鲁自己来借。
    如果是以纯粹旁观者的角度智瑶真心觉得赵毋恤确实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怎么说?脸厚心黑又敢做很多成就大事业的人不正是需要那样吗?动辄要面子又拉不下脸的人有再大的家业迟早也要败光哪怕是干成了什么大事付出的成本也会超乎想象。
    智氏的地盘大可是平时需要养活那么多人再有时不时的用兵其实哪怕精力储备能够储存下来的粮食也是不多的。
    在智瑶有计划的储存方桉之下花了十年的智氏也就才储备十五万两千石粮食。这个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消耗的粮食太多再有接连不断的战时能够还有储备算是经营有方了。
    没有智申前一段时间的那种状态智瑶会干涉借粮给赵氏的事情现在的智瑶却是干不出来了。
    并不是智瑶对智申生出芥蒂纯粹就是心疼老父亲。
    “若大人问询还望出言阻止。”智瑶对博览道进行嘱咐。
    姑布子卿是赵氏的第一家臣。
    博览道在智氏也是第一家臣由他对家主进行一些劝谏某种方面的确比作为儿子的智瑶去说合适。
    智瑶又说道:“我家或在三岁后再启工程存粮不足必将延期。”
    “邯郸”东面一直在开荒智氏在其它区域也有产粮区其中“原”的产量最为庞大。
    随着智氏的人口一直处在增涨趋势很显然需要先一步做到未雨绸缪由大陆泽和大河修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博览道说道:“三岁?吴国声势正盛岁岁出兵北上不知何时犯境。”
    齐国先是遭到晋国削弱后续又接连被吴国入侵着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
    一旦迫使齐国屈服吴国肯定会实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