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化家为国的前置条件已妥当(第2/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建设出一套体系真不是光有想法就能做到的。
    事实是什么?现在的韩氏想全面开花他们也真的在做了该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又或是有方法却无法实现。
    这个不就是现代好多国家都知道大国是怎么崛起要命的是明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实际却是根本无法进行复制吗?
    看上去智瑶很闲的样子有时间用在思考这个家族的优劣?
    他还真的是有点闲每天光是看看各处送来的情报其余什么事情都不用做。
    这个也是智氏从整体上成熟了管理体系完善不同的事情由专门的人去处理不用每件事情都需要最高层来拿主意。
    不要小看上述那些讲道理能做到那种程度一点都不容易。
    首先要有足够多的基层干才出了事情能够拿出正确的主意进行解决能在他们这边就将事情解决好不用再麻烦更上的一级了。
    随后拥有能够将上级命令执行下去的中层他们还要解决基层无法解决的难题说白了就是担负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大加大行政效率。
    现在只有智氏拥有这么一套管理层其余……?哪怕是一个诸侯国管理体系未必能够比智氏更加完善。
    用一个比较俗套的说法努力了快二十年的智瑶打造出了一个王霸基业不讲究思想高度的话仅以“配套”而言随时都能够玩一手化家为国的操作。
    “宗子。”
    “何事?”
    籍秦是打从心里尊重智瑶。这个跟籍秦出身中行氏有关。
    “天现乌云或将降雨?”
    “……”
    他们所处的“豪”并不是什么绝佳好位置很早之前是戎人和狄人混居的地方后来秦军和晋军来回扫荡戎人或狄人无法过日子也就纷纷跑了。
    秦国和晋国在将戎人和狄人赶跑之后不是没有尝试分封贵族过来占地不是大家族过来为前提分封过来的贵族一个个消失掉了。
    这边到处都是绿色地势也有点低了有要下雨的迹象有必要搞清楚是不是寻常的降雨。
    然而以现在基本对气候转变讲的就是一个经验智瑶等人对这边的气候情况不明位处低洼地段的部队只能拔营往高处转移了。
    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刻意选择驻营的地段?谁说没有选择好天气自然是选便利之处碰上了坏天气则是另一回事一开始就全部周全这种玩意懂得道理的人能懂做起来真的是太难了。
    果然下雨了。
    一下就是倾盆大雨。
    下雨好啊。
    这一下还是大区域的降雨只是找不到一个当地人问话着实不知道会下多久会不会造成水涝之类的。
    “去信下军左如若雨季绵长水位上涨浮桥必不可通行我军恐难及时反转北岸。”
    “诺!”
    智氏和钟氏的部队过不去渭水北岸?这一批西征的晋军也就等于少了智氏和钟氏剩下在渭水北岸的韩氏、魏氏和狐氏了。
    讲道理韩氏来了一个军团魏氏和狐氏各一个“师”兵力不能算少了。
    比较大的问题是智瑶充任西征指挥官韩氏、魏氏和狐氏一旦无法接收到智瑶的命令渭水北岸的晋军就会变成是韩庚在负责指挥。
    这样一来的话韩氏所部不会有什么问题魏氏和狐氏会不会像信任智瑶那般去信任韩庚不用想也该清楚信任度上存在区别。
    谁让智瑶每战必胜韩庚却是没有证明过自己的战绩是吧?
    这一战会因为缺了智氏和钟氏弄个虎头蛇尾的收尾吗?超大概率并不会。
    韩氏可是有一个“军”在跟四万左右的秦军对峙。
    赵母恤也带着接近五万联军一直在攻打由魏氏把守的通道一边在袭扰晋国西境的城邑。
    这个熊孩子表现出了不俗的统兵能力只是那么干一点没有顾忌跟韩氏的交情并且讲实话也惹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