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1章:深知寡人之心啊!(第2/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的战术精髓并不复杂每每出其不意偷袭汉帝国边疆成功一旦汉军战局优势就不与之交战汉军来了就猫起来再重复趁着汉帝国属于防备搞偷袭的那一套。
    原国近些年不是完全放纵赵氏代国难就难在找到赵氏代国的主力并且很难逮住正确的栖息地。
    不开玩笑原军知道赵氏代国在九曲之地可是这个九曲之地相当大一旦赵氏代国得知大批原军来袭他们就往阴山里面躲想在广袤的阴山里面找到人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如果原军的数量少赵母恤就能集中优势兵力试图歼灭。
    原国与赵氏代国的战争很早就进入到钓鱼模式通常情况下是赵氏代国在躲搞到赵母恤明明有筑城的计划一再拖延下来连地基都没有开始弄。
    中行寅说道:“赵母恤不愿与大原交战与义渠交战则有利可图。若赵氏代国胜便可进军义渠夺地或许赵母恤不为夺人则十分渴望。”
    要不怎么说赵母恤是在诸夏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人呢?充分了解到没有足够的人想完成什么事情非常不容易只有人口充足才能保证国力的上升。
    智瑶对增加人口的贪欲一直没有停止好几次都忍不住想颁布法令强制多生清楚相关体系跟不上才又硬生生忍住。
    “确实!有义渠的人口做诱饵赵母恤明知道其中风险也愿意冒险的吧?”智瑶用奇异的目光打量自己这位叔父不太明白中行寅是突然开窍还是得到高人指点。
    智瑶有些话必须说明白道:“如若大原在秦地集结大军赵氏代国、义渠必会知晓原有大战也将消弭。”
    中行寅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智瑶继续往下说道:“仅以秦地一月之内可集结之兵约在两万。如此兵力可有作为?”
    中行寅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两万仅可行偷袭之用需在次月有大军来援。”
    这一下智瑶明白中行寅不是临时起意可能很早就在进行构思大概连作战方案都做好了。
    “需多少援军?”智瑶很干脆地问道。
    中行寅回答得很快道:“需不低于五万。”
    能快速增援秦地的援军只有少数几个区域河西地目前栖息的人不多比三戎之地都要少。
    那么最有可能迅速集结部队并进行快速增援的区域只剩下一个便是在河东区域。
    目前的河东区域被为三个郡除开河东郡之外上党郡与太原郡都算在归属序列。
    而河东郡以前就是晋国公族的集中区域上党郡原本以韩氏封地居多太原郡则是赵氏的“晋阳”老巢。
    自智氏化家为国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智瑶又一直在处理原本的残留问题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比较大改变。
    比如说韩氏目前的封地集中在三川郡狐氏被挤压到了靠近大河的河东郡与太原郡交汇区域钟氏转移到了河内郡。
    只要对山川地理不陌生会发现智瑶将那些战略要地都进行了回收安排给韩氏、狐氏、钟氏的新地盘看似物产丰富实际上就是无险可守。
    智瑶默默在心里算了一番更加确认中行寅是早有计划。
    河东郡、太原郡和上党郡都算是开发度比较高的地方接到动员令可以在一个月内集结出五万大军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抵达战场剩下的一个月明显就属于可以调控的缓冲期。
    有些话智瑶还是需要问清楚便问道:“赵氏代国与义渠各自集结十万便是交战出现伤亡三月之内必不太多用兵七万是否有充足把握击败乃至全歼?”
    中行寅摇头说道:“臣之所想乃是攻占双方栖息之地逼其主力回救再行正面交战。”
    那就不是奔着全歼对方主力也不是一下子要把义渠和赵氏代国全部吃掉了。
    果然中行寅继续往下说道:“赵氏代国做大必为大原心腹之患不可使之壮大及早消灭为妥。”
    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