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4章:如此明显的计谋(第2/4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会少于三十万乃至于有可能达到四十万以上。
    “大王早日动员罢?”司马穰苴提出建议。
    智瑶笑着说道:“不急。”
    做戏就做全套假装不知道楚国已经开始举国动员或是做出知道了一些情报以为楚国要向吴越之地增兵的假象。
    所以智瑶派人前往齐地发布动员两个满编军团的命令并且要求集结起来的两个军团向吴地开拔。
    另外智瑶也派人前往秦地要求秦地集结一个满编军团移动到商于之地驻扎。
    齐地和秦地的动员只算是原国的局部动员多少也算是一种一石二鸟的策略。
    赵氏代国发现秦地在动员首先会感到紧张随后发现动员的一个军团是向南开拔发现最终驻扎在商于之地基本会做出原国与楚国有大战的判断让赵母恤的胆子变得再大一些。
    齐地的动员?没什么好说的。齐国曾经是一个疆域面积不算小的国家并且人口密度非常大原国的动员机制与古典时代已经完全不同动员两个满编军团对齐地来说不算什么必要时还能再拉出至少三个满编军团。
    马上就要到夏收的季节智瑶索性就待在“制田”观看夏收情况。
    因为智瑶在“制田”的关系该区域的郡县长官怎么可能敢随意?他们一定会过来请安猜测智瑶重视夏收装也会装出一副卖力的模样来。
    夏收完毕之后关于楚国更多的消息被送了过来。
    而这时智瑶已经带人来到“新郑”了。
    原国在攻克“新郑”之后处理了攻打“新郑”时挖出来的条条壕沟并且没有拆掉“新郑”城内原先的防御阵线。
    因为城内一共有九道防线的关系打从事实上“新郑”就不适合作为一座民用的城池要不然光是进出城都会非常不便利。
    民居本身的追求就是便利明明很靠近外城想出城却要绕上不止一个大圈子可以想象不便利到什么程度。
    现如今的“新郑”是被当成一座要塞使用里面长期驻扎着不少于两个“师”的驻军一旦楚国那边有动静则会根据实际适当增加驻军的兵力。
    这不是楚国闹出比较大的动静吗?智瑶从宋地动员了一个满编军团将这个军团调到“新郑”城外驻扎。
    同时智瑶在郑地也是动员了一个满编军团调往“商丘”城外进行驻扎。
    这一手完全是利用原先郑国与宋国不断交战积累下来的仇恨值算是一种不怎么高明的制衡手段只是明显非常管用。
    原国的频繁动员瞒不过必然会关注的楚国只是智瑶目前的动员机制更像是布置防线尤其还将原国正在攻略蜀国的消息主动散播出去想要的是一种原国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楚国大规模交战的假象。
    东北那边跟东胡的边境交锋从未停止双方每年都需要小打小闹一下。
    因为原国进驻代地的关系与无终的摩擦也日益增多并且楼烦还总是来凑热闹。
    秦地那边就不用说了面临着义渠和赵氏代国的双面威胁。
    智瑶敢肯定一点楚国和赵氏代国绝对有联系只是不太清楚双方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再加上吴越边境这边原国与楚国已经连续交锋了一年的时间。
    那样算起来的话原国目前已经启动了五条战线没道理楚国君臣一点都不知情。
    楚国君臣很难窥知的是原国在那些战线动用了多少兵力会有被原国收买的楚国权贵透露出真真假假的消息。
    “您为何来了?”
    某天智瑶看到孙武时真的是惊了。
    孙武今年已经九十岁年纪大的人最为忌讳的就是长途跋涉。
    “与楚一战怎能少了老臣?”孙武说这话的时候乐呵呵的。
    智瑶一想也对。
    孙武的成名之战就是跟楚国交锋并且在吴国效力时没少了解楚国原国要与楚国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