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8章 人心、贸易和战争(第1/3页)  天朝之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听到老爹提起“国中人心不稳”朱国雄忍不住就皱眉头“父皇其实不是人心不稳而是人心不足。”
    “人心不足?”朱济世笑了起来“人心总是不知足……你我父子富有天下都不知足下面的升斗小民连块立锥之地都没有又岂能知足?”
    “豪门巨室广厦千间升斗小民立锥无地”的说法在眼下的大明国内颇为流行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社会党、民意党甚至是在野的资产阶级政党(青年党或东林党)都拿这话堵执掌朝政的当权派。
    “父皇升斗小民无立锥之地的说法过了。”朱国雄苦笑着摇摇头“我大明是有排屋提供给贫民的每一对大明的夫妇都有资格在结婚的时候购买一次现在最高的标准已经达到50平米(套内使用)了。”
    “有50平米……倒是够立锥了。”朱济世呷了一口清茶“只是老百姓不知道这50平米有多么宝贵。”
    朱济世说话的时候心中有些感慨——50平米的套内面积在后世差不多能安排出一套2室一厅在上海、北京、香港这样的大都会这样的房子是普通工薪阶层一辈子努力奋斗都买不起的……而在眼下的大明却是人人都有资格用2年半的平均工资买入一套而且还: 可以分期付款!要是让后世困于高房价的国人知道这个时空竟然有这么便宜的房子真不知会做何感想?
    “不过是间破房子……”朱国雄轻轻转着茶杯说的话倒是轻描淡写。他是不敢相信类似的房产在另一个时空会价值两三百万。“而且也是百姓自己掏钱买的。算不得什么。”
    朱济世点点头。“说的也是有些东西只有想要而得不到才觉得宝贵如果人人都唾手可得谁也不会珍惜。”
    朱国雄笑了笑“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钢铁、洋灰、砖石而已。”
    看来不仅是唾手可得的人们不知道珍惜连随手给出去的大明皇帝也不知道这些房子的真实价值……从开始实行排屋政策的1860年代开始后150年在整个大中华帝国。一共有超过3亿套住宅或宅地就被政府随随便便低价卖给或分配给了民众!数百万亿的财富打了水漂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似的。
    虽然这个时空大中华的房地产业并没有因为朱济世和他那些儿子们妄图永远维持反动统治的私心而消失在几个大都会还一度繁荣过但是整个产业和另一个时空的繁荣发展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的确也不值什么钱。”朱济世也点着头。对于拿下半个地球分给儿子们的朱济世而言钱早就不算什么事儿啦甚至对于另外半个地球的兴趣也不大如何安安稳稳的把江山社稷传下去才是朱济世和他那些当皇帝当国王的儿子们最关心的事情——眼下可是国际gc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赤旗已经飘扬在大西洋两岸。而大中华诸国又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王国并非是后世对工农运动完全免疫的人民共和国。当权者如何敢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去和老百姓计较几个小钱……呃。就算把应天府的房子炒到几万华元一个平米每年卖地赚上10万个亿对于朱济世和他的儿子们而言也不过是个数字。万一逼出一场赤色革命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只可惜光靠一间排屋已经买不来人心了!”朱国雄叹了一口气“这一二十年大明的农业在东华、北华、南华农产品的冲击下总归有些萧条。每年都有好几百万破产农人涌入城市……这些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和利用了。”
    和早些年涌入城市的贫苦农户不一样现在三钱不值俩钱把乡下的土地卖掉进城来讨生活的都是原本的中上农家。原本都是有二十亩、三十亩土地有些还是书香门第有些甚至是早年从龙举兵的“功臣”(都是小兵啦)之后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子过得还算逍遥。现在进城当了无产阶级心理落差自然不小就是满腹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被社会党、民意党一煽动就成了大明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