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滋味 (4)(第1/2页)  驿动的村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牛书贵家因超生被公社计生干部追查的事成了牛家庄家喻户晓的头等新闻。但牛书贵并不在意他和胖媳妇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思想还是目的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并且已经秘密拟定了下一步如何应对的行动方案。至于外部关心这事的人对于事态的发展进程都想探个究竟以便丰富相互见面时有趣的谈资。牛群的媳妇就是一向关心村上新闻的女人。多少年来村里老少几乎没有一个直呼她姓名的或许她的称呼唯有“牛群家”更让人朗朗上口。
    过了霜降就是立冬了。这个节气在农村是最清闲的时光。冬小麦在繁忙的秋收过后也大片大片的播在了田里。棉花的采摘也过了顶盛期凉风习习中唯有衰败的棉柴守候着严冬的来临。村口枯心柳树下闲侃的人们从日出到日落都能够分享着温暖而又充足的阳光。
    “牛群家”便是其中之一。她自从嫁给牛群做媳妇不久在这个村里就有了极高的声望。究其原因也不完全因为她娘家兄弟有着在城里做官的背景在为人处事上她不计个人得失。村里人不知什么时候她学的裁剪这门手艺在她身上不但无利可图不收分文还常常搭上针线和功夫让人盛情难却产生发自心底的佩服。牛群老实在外很少言辞在他这个家庭自然是女人当家。
    牛兰旺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儿子上到高一的时候国家恢复了高考。这样的好政策对于农村娃来说真是天赐良机。可是上学成绩一向一般的牛兰旺上到高二的时候就倍感吃力。真是恨铁不成钢看来依照儿子的现状发展下去考上大学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走不进大学的殿堂一个农村孩子想端上铁饭碗往城市里奔还有一条路就是当兵。然而如果没有文化当上几年兵还得回到农村种田这对于“牛群家”或者牛兰旺的观点都是及其没面子的事。一番冥思苦想之后“牛群家”终于想到了她的弟弟也就是牛兰旺的舅舅。通过他的关系把自己的亲外甥由农村变为城市人不失是一条捷径。还没等牛兰旺上完高中“牛群家”已经给他儿子的未来开始谋划了。难怪牛书贵用羡慕的眼神对牛群说:
    “你们家多好啊背靠大树能乘凉。看俺家也没个皇亲国舅的一辈子也甭想走出这牛家庄了。”
    牛群家马上辩驳说:
    “你家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长得水灵一个姑娘就是一个小棉袄等你们老了那才叫享福呢?”
    话说到这里牛书贵往往不愿就此继续探讨下去了。生儿生女都一样这是在他的内心从来都会遭到反对的观点或者他有几分憎恶说这些话的村人们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哪里知道在农村没有儿子没有后代的痛苦。像自己一个一个的生女儿好久他都懒得和人高谈阔论因为只有那些子孙满堂的人腰杆才挺得直说话才分贝高底气才加倍足。
    踏着夜色赶回家的牛书贵累了一天腰酸背疼真想倒头就睡。可是他与胖老婆的秘密工程只有在晚上才能够一点点去完成。他们决计要在内屋的地面上挖开一个洞口地道呈“u”型进行出口一直要挖到屋后一个做了伪装的麦秸垛旁。
    “地道战呀?不行吧。”最初胖老婆提出这个建议时牛书贵摇着头说。
    “那么你就干脆等着牛长江带来的队伍抄了咱的家还得把我拉到公社做绝育。你认了?”胖媳妇说这话时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牛书贵。然后接着说:“我想了跑也不是办法跑到哪里算一站?路费吃饭都得花钱再说咱这仨孩子咋办?”
    好久牛书贵两手挠着头皮一言不发。最后终于眼前一亮一跺脚斩钉截铁地说:“老婆这事儿就听你的了。”
    牛书贵挖下第一掀的时候问拿着提筐站在一旁准备往外背土的胖老婆。
    “大门锁上了?”
    “锁牢了。”
    “孩子们睡下了。”
    “都睡了。”
    “这事除了你和我连孩子也不能让她们知道。”牛书贵再三嘱咐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