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六章 私掠许可证--第三百五十七章(第4/7页)  诸侯争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上最强大的势力但整个渤海并非全都被大夏占据渤海之上拥有岛屿数千座大小不一犹如漫天星斗散落在天空之中不过这些岛屿并不是每一个都拥有水源可以供人居住但就算如此在渤海之上大大小小的海盗也多如牛毛。
    海盗形成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活不下去的沿海百姓因为各地诸侯战争不断各种税赋徭役多如牛毛。百姓不堪重负于是纷纷逃向大海上的海岛因为各地诸侯的争斗都集中在陆地上自然对海上无暇多顾于是靠着海岸的岛屿就成了这些逃难百姓的容身之地不过海岛上的生活毕竟艰苦缺乏各种生活资源于是一部分强壮的百姓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松散的军事组织打劫沿海地区的村镇抢掠人口和各种生活必须品来不断壮大自身而另一类则是各地争霸失败的诸侯领地被攻占所以带着心腹和收刮来的财富远遁大海并在一些较大的岛屿上划地为疆再次做起了土皇帝由于有钱有人所以这类人也形成了渤海之上数个大型的海盗。
    渤海上的海盗团伙无论是大海盗还是小海盗都不是以抢掠海面上行商的船只为主而是以上岸抢掠来维持生计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海面上没有可抢的目标中国在历史上涌现出数个庞大的世界帝国然而这个世界帝国却不是海上帝国而是陆地帝国对于大海。中国人始终都保持一种敬畏除了一些沿海岛屿外中国人的触角似乎从来没有伸向过大海哪怕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也没有象西方一般占领殖民只是宣扬帝国威名引来万邦来朝而已二么就是海上物资匮乏无法形成自给自足的基础所以海盗只能靠着不断的劫掠来维持生存。
    大夏商船游走渤海沿岸各地也是近一年时间里的事情在没有攻占自由贸易港的时候大夏的水军主要是以三大内河为主只有少数的冒险者驾驶着船只开往渤海探寻海路用海图来换取大把赏金到了烽火四年大夏攻占新自由贸易港凌河辽河水域中下游水域基本上被大夏占据而浑河水域也已经打开局面所以大夏水军的重点开始逐渐偏转。从内河水军向大海转变不过前期由于贸易港刚经历一场劫难需要恢复而各地商人也需要打通商路所以前几个月自由贸易港还比较萧索直到大夏设立海军府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
    大夏将水军一分为二分为内河水军府和外海海军府不过前期还是以内河水军府为重心不过设立海军府却是一个大夏海洋战略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大夏开始向海洋进发尤其是大夏立国之后第一艘四桅帆船在灵夏船厂成功试航四桅帆船船身长达近八十米采用中西糅合的流线船体这种船只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海船由于船体仓容的扩大载重的提升并提高了船速这些都是船只具有更大范围航行的保障由此大夏的大航海时代终于开启。
    一个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随着出海的船队满载而归海洋贸易上的暴利终于刺动了大夏已经初步形成的商人阶级的神经航海时代的降临直接刺激了造船业的兴盛并带起了大夏造船科技的不断更新同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阶层海商。
    可以说大夏的海贸在烽火四年以前还一片空白。但到了烽火四年却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膨胀起来而要知道海贸的繁华程度直接去看新自由贸易港的码头就足以看到日益繁荣的海洋贸易新自由港码头连绵二十余里拥有深水码头八条浅水码头十六条可同时停靠的船只达到一千艘而在码头区不远自由贸易港的四大船厂也从无到有开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造船基地海洋贸易的暴利夏羽自然不可能放过海洋贸易的出口税连着抬高了三次对于凡是出海的海船上的货物直接征收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三百到五百的税金也就是说出海的货物直接翻了数倍的价格才允许出海不过就算这样依旧是无数商人前赴后继。
    原因无他大夏的海洋贸易几乎就是一个超级暴利的行当大夏重商的政策让大夏的工商业十分的发达以大作坊大奴隶主。大地主等阶层组成的商人团体拥有不菲的家底由于有灵夏商会牵头大夏的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