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2章无人驾驶核潜艇(第2/4页)  未来接收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士卿没有讲的那么细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足以产生轰动的效果了。
    等到说明会结束的时候院士们和潜艇设计专家们再回过头来看他们以前共同设计的潜艇才募然发现他们原来的设计有多么的粗糙这就像是欣赏过艺术大师的雕塑之后才看小孩子玩泥巴的作品一样差别实在太大简直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刘士卿在作说明的时候并没有忘了就船载式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做出必要的介绍。从改造的成果上来讲船载式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对常规潜艇的作用来讲算不上特别的大在携带的物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加载了船载式海水淡化处理设备的常规潜艇也就是比以前能够在海洋深处多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时间长了如何保证潜艇官兵的补给就成了问题。
    如果把船载式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安装到核潜艇上的话让核潜艇在海洋深处滞留的时间翻倍绝对不成问题如果能够在下潜之前对核潜艇携带的补给好好统筹的话甚至有可能让其在海洋深处滞留的时间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以上。
    不过这样一来物资方面的补给就降到了次要的位置有两个问题反倒超过了物资补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潜艇长期下潜如何满足官兵们的呼吸另外一个就是如何让官兵们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目前的潜艇中都装有氧气发生装置包括电解水制氧、氧气瓶、液氧罐仅仅是液氧罐释放的氧气就足够全艇人员呼吸3个月了。潜艇中还常常使用一种“氧烛”它由特殊化学材料制成样子很像蜡烛点燃后会产生大量氧气。
    与此同时艇内还装有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它们虽然不产生氧气但能处理艇内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空调设备则能控制艇内的湿度和温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另外潜艇上还装有通气管在适当的条件下潜艇可以上升至离水面几米到十几米的地方将通气管升出水面吸入新鲜空气排出艇内的浑浊空气。
    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核潜艇上采用的常规潜艇因为严重的依赖柴油一旦下潜到水平面以下那么其携带的每一滴柴油都弥足珍贵短时间内消耗一部分柴油制造氧气还是可以的但是想在长达数日、甚至数十日的时间长度内都依赖柴油燃烧产生的能量来制造氧气满足官兵们的需要就显得不太现实了除非是增加常规潜艇携带柴油的数量而这一点也不是那么现实。
    另外一个问题同样非常严重。不管新闻报道中把多少赞誉之词堆砌到当代军人身上都不能够否认一点军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人就有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艘潜艇也就那么些人几十个了不起上百个这样一个团队在海洋深处一呆就是数日甚至数十日每天都有紧张的战斗任务、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放眼望去除了仪表仪器就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再加上大洋深处通常都是乌漆麻黑的什么美丽的风景都谈不上即便是退一步讲大洋深处真的有什么风景时间长了也就腻了。可以相信除了天生神经比较迟钝或者比较自闭的人之外大概没人愿意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呆着。
    这两个问题跟补给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潜艇发展的主要难题。潜艇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次性携带够补给之后下潜到海洋深处在海底一呆就是好几年久到敌对国家都已经忘了这艘潜艇的存在可是等到己方有需要的时候这艘潜艇突然就从海洋深处冒了出来出现在敌人的家门口把鱼雷、导弹什么的一股脑往敌方轰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这种潜艇说起来热闹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只要潜艇是人在操作就需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把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什么一潜好几年的潜艇根本就是一种奢望。
    不过这些问题对刘士卿来讲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各位这年头什么都讲究无人式天上飞的有无人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