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国君用什么还账(第2/7页)  春秋小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马上牵起赵武的手对弟弟智朔吩咐:“智子一家都有一家的秘密父亲怎么交代的:赵城不可四处闲走拿回《百器谱》就成。人家韩氏跟赵氏关系不一样韩氏能看的东西智氏却要自律!”
    韩无忌微微轻笑智朔马上点头:“理解姐姐去忙吧。如果姐姐为赵氏剩下子嗣我智氏与赵氏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姐姐可要努力啊!”
    春秋人就如此当面谈论让后人感觉到尴尬的问题。赵武晃了晃脑袋心中感慨:开放、大方、有礼、明智、自律……这就是我看到的春秋人难怪这个时代影响了后面整整两千年的中华。
    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两天新田城里的中行氏果然前来报来丧讯荀庚(中行庚)去世。
    守丧是丧礼中的最后一个仪式现在熟知礼节的师修按“外子”应该做的礼仪宣布赵府为中行庚举哀数日家中禁止举火全城人要吃寒食度日仆人全换上素服——时间多久全看赵氏家族的需要。
    稍后中行姬已经哭成一团。
    中行姬是庶出女也就是妾(也是仆人)或者女奴生的孩子。中行庚是她的爷爷而不是父亲。按春秋礼法妾室与仆人生的孩子不算自家人基本上不会计入家族谱系。但如果生的是女孩家族会给她良好的贵族教育以便她长成之后作为家族联姻工具送入别家——譬如这次她作为陪嫁。
    中行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父爱并不多作为家族庶女、早晚都是陪嫁货她受得欺凌与白眼到不少。然而这次爷爷终究是替她找了一个好丈夫赵武不像正统春秋人那样歧视女人、歧视陪嫁的庶女如今感受了幸福的她想起爷爷的恩惠心中悲哀哭着哭着又想起自身经历便由礼仪上的哭喊成为发自内心的悲痛一下子哭得撕心裂肺……
    师修马上提醒:“主上师偃性子急你得提前跟夫人做好沟通——对一国之君逼债要讲究礼仪我们必须有礼有节……这些都需要主上与夫人交代好谁该说什么谁不该说什么什么话由谁来开口需要预先规划免得到时出了岔子。
    这种沟通必须尽快我们明年的筑城计划已经耽误了万一师偃暴躁起来私下怂恿夫人催逼国君还债。而主上这头万一面临国君的求肯该如何应对?”
    刚才的交谈中武清直接称呼悼公为“国君”这不是一种恭敬的称呼但因为武清原本不是晋国人所以他的称呼也无人介意。
    可是坏习惯是传染的如今一贯讲究礼仪的师修也放弃了“君上”的尊称而以“国君”来称呼悼公说明师修虽然没有表态但欠了债的悼公已经让他失去了敬意。
    不过师修的转换称呼倒是提醒了赵武他马上改用尊称:“君上在潞氏筑城城池修好之后我赵氏在甲氏的领地就不是边境了这样一来原先协防的智氏私兵可以抽调回去我们自己家族的武士也能抽调出部分力量全力防御霍城以北戎人的侵扰……
    所以君上筑城的行为是在为我赵氏分忧啊我赵氏不过被调去了一些物资就能让大部分兵力抽开。而减少了狄人的威胁我们在甲氏新筑的城即使城墙单薄一点也可以忍受——养活甲氏的武士需要花多少钱省下来的钱足够抵偿那些物资吗?
    所以君上既然打了欠条我们也似乎不能立即催帐需要先缓一缓……你们说是不是这道理?”
    师修闭紧了嘴武清无所顾忌他脱口而出:“赵氏修筑城墙防御的岂止是外敌的骚扰?”
    赵武笑了:“诸位过于警惕了。晋国卿大夫之间的争斗虽然惨烈但现在是韩伯(韩厥)当元帅至少在他的任上赵氏没有什么好担忧的。韩伯退下之后只要我还在位子上只要君上还是国君又岂会亏待了赵氏?
    你们转告师偃一声我们别急着一次性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可以先把长治城建起来即使城墙单薄一点但我们也有十几年的工夫去完善城防体系别担心什么。”
    师修转换了口气:“如果不担心建筑材料的短缺说起来国君借走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