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2/3页)  大明第一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修史的初衷啊!”
    张希孟笑着点头“确实所以我希望让那些经过改造能够确实认识到问题的人来参与写作。他们经历亡国之痛让他们写起来估计下手会更狠也说不准!”
    明末的那批文人不就是这样不但深刻反思还在修明史的时候不遗余力地黑大明朝。
    宋濂还是将信将疑“不管怎么说我以为都要仔细审阅万不可疏忽大意!”
    见宋濂如此张希孟自然是无话可说你愿意辛苦流汗我又何必拦着!
    基本上这个修史是接下来张希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秦汉隋唐赵宋。
    这是他需要着重负责的地方有哪些得与失有什么经验教训对整个华夏又有什么贡献……
    修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修史不是破案子不是寻找绝对的真相既然沾上了一个修字就要有所取舍。
    而做出取舍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秉持的史观。
    儒家修史就是典型他们喜欢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如果有什么不符合他们观念的人和事情就要进行“修理”。
    一个名声败坏的奸贼哪怕做了好事那也是居心不良。一个好人做了坏事那也是情非得已可以原谅。
    张希孟这一次修史他希望秉承一种多谈政务从利益角度出发看看这些策略对谁有利从而揭示背后的用意……张希孟很希望能把这一套东西教给所有读书人让大家伙掌握一柄神器捏住破解浩瀚史册的钥匙。
    一部鸿篇巨制一份良苦用心今后大明会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本书修的如何?
    张希孟并不敢怠慢就在他忙碌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主动登门前来查看。
    张希孟宋濂还有几位文臣都过来迎接。
    “主公千头万绪还没有理出大概如果主公着急臣可以把先前拟定的大纲交给陛下。”
    朱元璋心不在焉随口道:“不忙不忙!”
    他转了转明显是有心事张希孟也不好直接问好在老朱不是存事不说的人。
    他转了一圈下来就跟张希孟道:“先生这一次攻克大都又夺取上都可是拿到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张希孟下意识摇头“确实是从仓库里搜到了一些玉印但未必是那块传国玉玺。”
    听到这里老朱顿时皱起眉头“莫非说传国玉玺不在元朝?”
    这时候翰林学士宋濂就说道:“陛下据臣所知早在宋哲宗时候就有人认为所谓玉玺是假的无奈大宋朝廷认准了后来这块玉玺在靖康年间流落到了金国。后来元廷倒是从民间购得了一块玉玺但多半也是伪造的。”
    宋濂斟酌道:“历经这么多年战乱不断改朝换代玉玺或早就流失已经见不到真的了。”
    一听这话老朱脸黑了忍不住道:“那那就找不到吗?”
    宋濂无奈摇头。
    老朱越发懊恼起来“这么说咱没有传国玉玺就只能当个白版皇帝?那可是要被嘲笑的!”
    自从秦始皇开始玉玺传国早就成了历代皇帝的象征。拿不到传国玉玺那就不是正统只能被称作白版天子。
    本来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并没有在乎这个他觉得打下了大都自然拿回了玉玺。
    可等着明军入大都玉玺没找到。
    攻入上都玉玺也没找到。
    蓝玉俘虏了铁锅皇帝朱元璋也派人问了还是没有。
    这下子好了玉玺找不到就只能当白版天子被人嘲笑老朱颇为懊恼……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挺为这事操心的玉玺找不到干脆一口气抠了十七个玉玺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如今玉玺找不到老朱自然来张希孟这里想办法。
    宋濂见天子沉着脸心中不悦便试着道:“陛下如果非要找出玉玺其实也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朱元璋急着问道。
    “就是找个士卒或者农夫捧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