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七章 华夏大会(第2/3页)  大明第一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局左右社稷。
    后面不断的改革加上北平大学堂的崛起现在北方大约能占据四成到四成五。南方依旧拥有优势但也不那么明显了。
    其实聪明人都明白教育背后就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朱棣折腾了那么多年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北平的工商业繁荣纺织业傲视大明新的机器发明层出不穷……这些加起来让北平拿到了两成以上的份额。
    另外河南的人口经济快速恢复结合山东两个人口大省也拿到了两成基本上让南北的差别不大了。
    但是别急着高兴如果从太行山一路向南划一条线大约就是把整个国家分成东西两半。
    无论是官吏数量还是教育资源甚至是工商业的发展情况……东边拿到了八成以上的份额!
    偌大的西部完全就是一片荒漠只有星星点点比如凉州敦煌哈密比如朱英经营的昆明此外贵州等地如果不考虑张庶宁在龙场的努力完全就是一片漆黑。
    中原之地尚且如此想把交趾并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主公单靠着交趾人自己努力唯恐几十年后也不会出现一个进士他们拿不到份额自然会心生嫌隙加上距离太远民情复杂均田之后热情消退……臣唯恐要不了多久交趾又会成为乱源!”
    朱元璋脸色越发凝重显得很是烦躁……归结起来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中书省提出的对外经营方略以赚钱压榨为主。
    钱唐上书认为应该以壮大华夏为主。
    身为一个怀着理想的天子老朱甚至不惜给尊敬的张先生一个下马威来硬生生扭转了国策。
    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安南占城倭国还有其他的藩国老朱是真的有点害怕了这事情确实不好办。
    因为单纯靠着理想当理想消退的时候又剩下什么呢?
    “先生事到如今想必你一定有什么高见吧!”
    张希孟一笑“高见谈不上……其实这就是治理成本的问题臣以为可以先设立一个华夏大会……所谓华夏大会就是藩国、属地、属国推举贤良之士一起到大明面见陛下共同商讨问题。所有与会者都由陛下亲自赐予爵位身份作为上情下达的通道可以让他们监督本国状况。随时发现问题上奏朝廷。”
    “在平时依旧使用本地贤达治理地方降低行政成本……但是朝廷一定要派驻足够的兵马。除此之外要让本地优秀学生来到大明接受教育再有经济往来安排我们的报社过去……总而言之徐徐图之以大明之强不愁不能水到渠成。”
    张希孟的这番话让老朱陷入了沉思。
    情况很显然了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人心又一向复杂无论做出那种选择都是在投入回报之间找个平衡。
    所以老朱沉吟再三反复思索终于向安南方向下了一道旨意。
    这道旨意很有趣除了继续前面强调华夏骨肉支持均田之外。
    老朱抛出了一个全新的安排……朝廷暂时不安排交趾的官吏由交趾义军还有当地贤达一起推选出镇抚使管理地方事务决定用兵事宜。
    在安南的明军要和镇抚使配合要照顾安南民情因地制宜推动均田铲除安南当地豪族!
    这道旨意传到了安南简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效果之好都超出了胡俨等人的预料。
    就在旨意传递的过程中他们的兵马已经突破了三万之众!
    这还只是正规军其余民兵民夫全都算起来在升龙府的外面足足有二十多万人马数额已经大大超过了升龙府里面的豪强兵马。
    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这么多人除了都希望均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甚至连谁说了算都不知道。
    王弼胡俨张东他们都不得不想尽办法协调劝说把有限的时间都耗费在了无限的扯皮当中苦不堪言。
    可是这份旨意一到大家伙都解脱了事情交给安南百姓解决从他们之中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