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2.代兄提亲(二更)(第4/5页)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人之常情。”姚瑶点头。

    孟山长微微叹气:“那老夫就直说了。听颂贤说思明官升三级,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当上礼部侍郎了,他的能力和人品我都没话说。他那样的才俊,按说京城怕是不少高门贵族都乐意跟他结亲,为何是老夫的孙女?”

    “孟爷爷,我表哥走到今天,一步一个脚印,他官升三级这件事或许孟爷爷有些疑虑他是否借了谁的势,走了什么捷径,我实话实说,是有运气的成分,但绝对没有孟爷爷担心的那些事。具体内情,说来话长,但这是皇上一手提拔的,不是靠谁求来的。”姚瑶说。

    孟山长点头:“如此老夫便放心了。”他有过很多学生,其中不乏辛辛苦苦通过科举出了头,一进官场就迷失自己的。宋思明这么短的时间升官速度如此之快,孟山长担心他变了也很正常。

    “为什么是孟爷爷的孙女,这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倒是很简单,自然是我表哥心仪孟小姐已久,一心求娶。第二,是因为合适。固然京城贵女多,但我表哥出身寒微,便是当了官,也不喜欢骄奢的做派,家中长辈均是普通百姓出身,真娶个高门小姐回来,怕是难以相处。我表哥本是个性温和的人,知道孟小姐知达礼,娴雅孝顺,认为是最适合他的。”

    孟山长微微点头:“这第二件事,清源县和京城路途遥远,便是我孙女受了欺负,娘家人也不在身边儿。”

    姚瑶笑了:“我明白孟爷爷的意思,姑娘家嫁得离娘家近,当然是更好,就像我们家,我大姐嫁给了同村的姐夫,我直接招了个上门女婿,都在爹娘身边。但这是巧合之下的结果,并不是目的。距离远近是可以考量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个,不是吗?结发夫妻,这两个人才是要携手共度一生的,他们过得好,琴瑟和鸣,比别的什么都重要。再说了京城和清源县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坐马车,也不过十天半月的事情。便是嫁在了清源县,也不能总回娘家。我私以为,嫁得良人,可彼此理解,互相体谅,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有解决之道。遇人不淑,原本好的东西早晚都会变成坏的。孟爷爷说呢?”

    孟山长眉头舒展,笑了起来:“早就听思明说他的表妹能言善辩,口才远在他之上,今日老夫算是见识到了。你若是男儿,成就定在思明之上。”

    “嗯,我表哥也这么说。”姚瑶半开玩笑地说。

    “再者,还有一事……”孟山长欲言又止。

    姚瑶会意:“孟爷爷,宋家从没有纳妾的男人,我舅舅没有兄弟,只有两个妹妹,我舅母也只生了一儿一女。这方面,不必担心。”

    “老夫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孟山长笑了起来,他一开始就是认可宋思明的,只是孙女要远嫁,考虑得多一些总没坏处。

    “我前天才刚从京城回来,我表哥的亲事一家人都很发愁,他一说他一直都心仪孟姑娘,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我舅母本想这次一起回来,亲自上门来提亲的,被我劝住了。之所以现在表哥才表露心迹,请我来提亲,是因为先前他前途未卜,不敢轻易许下承诺,到了京城安顿下来之后,又不知孟小姐是否在他离开期间已经许配了人家,还专门托同窗回来打听,收到回信之后便立刻决定要来求娶了。”姚瑶微笑着说。

    孟山长愣了一下:“原来如此。”

    接下来很顺利,孟家收了礼,交换了庚帖和信物,这门亲事算是定下来了。

    婚期先让孟家看日子,到时候再找姚瑶商量,都在清源县,也方便。

    孟山长要留饭,姚瑶说弟弟妹妹在等,都不是外人,便亲自送他们出去了。

    回到房,孟山长呵呵一笑:“静婉,你都听见了,意下如何啊?”

    “一切但凭爷爷做主。”孟静婉从屏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